实用干货诗歌千万首,到底怎么背西瓜
最近,很多小朋友都在后台留言,留言中说到新东方绘本馆举办的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中,西瓜姐姐所唱的古诗词真好听,小朋友跟着手舞足蹈地哼一哼,不需几遍,就能把一首诗大致给记住了。
(西瓜姐姐唱古诗)
而且孩子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在背诵诗歌,和之前学习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想让西瓜姐姐再说唱几首。
那今天,我们就专门请来了西瓜姐姐,让她来给我们讲一讲,如何能把优美的古诗唱出来吧。
各位宝贝们,你们好,我是新东方绘本馆的语文老师,西瓜姐姐。
西瓜姐姐在4、5岁的时候,妈妈除了教识字写字,也会教我背唐诗,唐诗背诵起步篇之《静夜思》、《登鹳雀楼》等,相信很多的爸妈也都有手把手、一字一句去教孩子去背诵的经历。
那时候,觉得背唐诗也无非是将诗人的话纳入自己的脑海中,成为张口就能来的一部分内容。
直到西瓜姐姐进入青春期,那时候,在学校里流行着一个人的歌,每个人都几乎成了她狂热的小粉丝。
她就是那个王菲,尤其是所唱的一曲《但愿人长久》,让班上许多的人都迷恋上去改编李煜、李清照、周邦彦的词。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大概就是这幅模样吧。
这一刻,西瓜姐姐的世界被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原来诗歌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唱的。
古人的生活我们已无法亲眼洞见,但是通过一幅画一首诗,我们还是能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拉近与诗词的距离,从而更轻松地与它相处。
《韩熙载夜宴图》
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古人把酒言欢,相聚一堂,琵琶曲绕梁回环,诗词歌赋,已是信手拈来,诗兴大发,才思泉涌。
孩子慢慢地蹦出两个字,到完整的句子,再到完整的一段,还能跟着音乐扭一扭,听到外面的音乐就能调动全身细胞。
音乐本来就可以增进孩子的乐感,开发孩子的右脑,养成健康良好的积极心态。
我想,这些诗人绣口所吞吐的,把词典里那些看起无关却含义深刻的字连接在一起,泼画出一首生动场景的诗歌。
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听、去学、去唱呢?
比起我们经常在家中、车上所播放的《小苹果》、《大王叫我来巡山》、《青春练习手册》等等。
唱出来的诗词是不是比起一首首通俗、用来跳广场舞的歌儿,更适合对音乐世界无比好奇,却处于被动位置的孩子呢?
孩子从 的妈妈的肚子里,就能对音乐做出反应,从出生开始,就不断用眼睛用耳朵追寻外界声音的来源,牙牙学语时,用尽自己的力气去模仿去发出自己的声音与曲调。
整个过程里,爸爸妈妈们如果平时注重一些“美妙”的音乐,例如给我们从小读到大的那些历经千年依旧星光熠熠的诗歌,那就再好不过了。
谱成曲编成歌
邀请与孩子同频的童声唱出来
让孩子感受到有声有色有底蕴
把音乐启蒙与古诗词磨耳朵相结合
给孩子一个童年
它不被流行歌、不被通俗歌曲所“污染”
西瓜姐姐从王菲的那首《但愿人长久》到高胜美的《青青河边草》,数不胜数。闭上眼睛,重拾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背古诗的感动与温馨。
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该如何给孩子们搜寻到适合孩子们的能唱出的古诗词呢。
今天西瓜姐姐就给大家推荐以下几本最适合在家中、车里、旅途中一起来听和唱出来的古诗词音乐绘本和书。
给孩子一双干净、纯粹、却又带有古典风味的“刁钻”耳朵。
01.新学堂歌首先给大家推荐的 本绘本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来自于中国 作曲家,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谷建芬所创作的《新学堂歌》。
这是《新学堂歌》中的 首歌《读唐诗》,听着歌儿,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你可能没有听过谷建芬老师的名字,但是你一定唱过她所创作的歌,《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等。
她所编曲的这些歌儿,包含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感谢,和平安定的主题,现在,高龄的谷建芬老师看到动听的儿童歌曲越来越少,更是不辞辛苦,为我们的下一代谱写儿童歌曲。
谷老师回忆道:
从前让孩子去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这类歌,孩子是被动,被教育的格式化,但是到了《游子吟》这些古诗词时,孩子唱的很放松、很动情。
每一首古诗都饱含一份情感,谷老师使用琵琶、古筝、大鼓、三弦等民族乐器和现代管弦乐的基础上,又配合吉他等流行乐器,把古今因素结合,孩子们听到这些优美的旋律,孩子们会更快速地亲近、去学唱与之的词。
而词也是中国孩子从小被要求背诵的传统古诗词。
多种传统乐器与流行乐器谱成曲子
用词凝练,结尾押韵
对仗工整、情感充沛的古诗词
一首完整的、最适合孩子的
进行音乐与诗歌启蒙的歌就诞生了
但这还是不够的。谷老师有次出差日本,发现日本孩子会看绘本,这种绘本有图、有字、还可以讲,可以背诵。
所以谷老师深受启发,回国后,特别邀请了郑明进、梁培龙、曹俊彦等海内外18位 儿童插画家为这两册一共28首的诗词创作配套的图画。
让孩子一边听、一边看、一边唱,不知不觉,眼睛里、耳朵里、脑海里都落满了音符与诗词。
这两册《新学堂歌》,是中国 代表性的经典儿童音乐绘本,整个制作过程一共花了2年时间。
并不是大家所简单想象地,在两本古诗词画作上附上两张音乐光盘就大功告成了。
编曲如何符合儿童乐感培养、画面色彩、构图与意境之间如何搭配衔接,旋律与歌词是否符合音乐启蒙的特点,这些都需要谷老师与创作人员反复探讨。
正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细致的打磨,才有了这套《新学堂歌》,孩子们听得进去、看得下去、有感而发地跟着唱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