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龙口特色小吃排行榜,你喜欢哪一
花椒酱
花椒酱用的是鲜花椒、五花肉、面酱、*瓜。吃法:就着花椒酱吃馒头,用花椒酱拌过水面,嘴馋的话当零食吃也行啊。虽然平时讨厌花椒,但这个麻麻的香香的,真的是美味。
NO.2肴
外地人称"烧肉",就是将猪的头蹄下水在老汤里煮,竟煮出这般的美味。直接吃也行,蘸了蒜泥吃也行(我喜欢这样的吃法),凉拌*瓜、菠菜(加粉丝)、白菜心(加粉丝)也行,要是蹄、肚、大肠还能炒青椒……其他地方也有卤味,种类也多,不过怎么也不如*县的肴好味,可能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NO.3排骨包子
排骨包子在家乡龙口市属于主食,家家都会做。排骨包子是用猪肋骨斩成小块加白菜、芸豆等蔬菜和在一起包的,尤其是用大锅蒸出来,个大,比其他地区的包子都要大,大约有一个手掌的大小。皮薄,味道非常好,人人爱吃。我 吃的就是大白菜或者是芸豆的包子。。。。完了,又馋奶奶报的包子了!
NO.4酱油菜
老一辈人生活条件艰苦,就发明了酱油菜做下饭菜,但因其味道独特,原料简单易做,所以现在在我们那几乎每家每年冬天都会做。是陪伴很多家庭一个冬天的就头。弄一大盆,吃好长时间,内容也很丰富,有白菜、香菜、花生、*豆、萝卜等。后来不作酱油了,专为制作酱油菜,当咸菜吃,具有特出的风味。
NO.5瓤儿饼
瓤子饼是龙口本地土话叫法,实际就是千层饼或手抓饼,虽然这名字不洋气,但是我也这么叫。烫面加油烙成,多层。谚云“瓤儿饼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据说绝招是半烫面半冷水面,突出揉面功夫,出锅后用刀切开,白气散处现出层来,分外诱人。不过我更喜欢喝着土城羊汤吃着瓤儿饼。
NO.6猪蹄冻
这个也是过年的必备吃食,过年打冻是每家每户的重要工程。走亲戚的时候,几乎每家的桌子上都有一盘乌亮剔透的冻。做的好的就会非常自豪的说,来,尝尝俺家的冻。老*县打冻材料丰富,要有猪蹄,公鸡,排骨之类。放在大锅里炖一下午,各种肉类里的胶质全部化入汤中。打出的冻乌黑剔透,又亮又结实。
NO.7炒肉拉皮
炒肉拉皮不同于东北的大拉皮,同样是用绿豆粉做成的拉皮铺于碗底,将炒好的*瓜丝、里脊丝覆于其上, 以辣椒油、醋、麻汁等调料搅拌即成。老*县的炒肉拉皮尤以北马“*瓜”家做的地道。传说“四*瓜”在切*瓜的墩上,铺一层纱布,上面放*瓜,切出的*瓜丝细匀且不相连,下面的纱布却丝毫没有刀痕。
NO.8鲅鱼饺子
俗话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县人称饺子为“餶儿”,而馉儿尤其以鲅鱼馅儿最为鲜美。鲅鱼去掉皮,两面片下肉来,和着些许肥肉剁成肉糜,加入葱姜韭菜调馅。鲅鱼水饺要包的扁扁的,吃起来很滑,很鲜。想象一下半个手掌大的鱼饺子,吃着能有多满足!
NO.9羊盆
羊盆,简单的说就是煮好的火锅杂烩。在高汤里加入粉丝、菠菜、白菜、羊肉片等,待煮好后盛入盆中。羊盆要趁热吃,吃时蘸着特有的麻汁酱、腐乳、韭花酱、辣椒油,就着饼,那怎是一个美字了得!羊盆吃起来就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大冬天一家人围着一大盆羊盆,啊,好温馨呦!
0虾酱片片
虾酱片片,地道胶东美食,好这口的特爱它了,片片就是饼子。虾酱加入鸡蛋、葱花翻炒出锅,那叫一个鲜。片片则是用新下的玉米面做成饼子状,贴在大锅上。
1北马火烧
的当属杠子头火烧。其特点是面硬,徒手操作大是不易,须用一根擀面杖似的杠子,一端固定在墙上,利用杠杆原理将身体的重量加倍来揉面。有的甚至被千里迢迢捎到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异国他乡的*县游子吃着地道的北马火烧,大概可以聊慰思乡之情吧。
2咸蟹子
咸蟹子是用我们当地的海蟹制作的,当地的海蟹尤以铁脚蟹为 。活蟹子放到浓盐水里“呛死”并腌一宿,第2天就能吃,吃生的,是*县渔民 的酒肴。“生吃蟹子活吃虾”其实是从这儿来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吃原味清蒸的,鲜的都找不到北了
3*县肉盒
*县肉盒是山东龙口 的民间小吃,相传已有三百年历史,其馅料鲜嫩,汤汁丰厚,食之令人回味不绝。葱姜末,和海米,加入肉馅,再像包饺子一样,包成菊花顶的小包子形状,小火慢慢煎至全熟。包的面团也不是平常的,食用猪油调的面团,让肉盒更酥。
4油粉
油粉有多种营养,本身就是酸的,虽然味道独特并非人人喜爱,确是龙口小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流产百年的风味美食。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里面有花生、*豆等。记得 次吃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个饭坏了,差点还吐了,不过现在少能吃到口味正宗的油粉了。
5炒面
炒面,*县人叫它“qiao,三声”,以区别别的地方的油炒面。*县的炒面是用来喝的。新下来的麦子炒熟了粉碎,用自家的压水井汲上的凉水加上糖冲了喝。又甜又香又解渴防暑。qiao是哪个字呢?是糗(音qiu)。
6面鱼儿
面鱼和油条除了形态不同, 的区别在于,油条是直接和面炸,而面鱼是发酵过的,如今,我们将油条的做法也改良了,摒弃了明矾和泡大粉,也采用了相同的发酵法,但依然从形态上区别着油条和面鱼,而就是这形态的区别,炸的温度和手法又有不同的讲究, 的成品味道自然也是各有千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