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陂的民间宗教印记武湖救命寺

 

救命寺

张义才丁迎莉王超群

救命寺外景

盛代时与救命主持交谈

救命寺里的罄

  久负盛名的“救命寺”座落于长江中游武汉市青山北岸,大别山南麓木兰山下的滠水东支流。如今在原“救命寺”遗址上己看不见40年前的断垣残壁,可到九十年代初从*陂双凤亭下来了一位佛家居士搭建起了两间平房,正间是供奉的佛堂,另一间隔为二个半间,供居士隐身和存放供奉物品,庙门朝正东方向而开,四周为一开阔地。自开斋以来,每日从湖广、江夏一带远涉而来的香客绵绵不绝,香火浓浓,来者各许其愿,求其功德、安康,尤以官家为甚也!何缘故?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从“包拯怒碾不孝子”的*陂研子以北木兰山、木兰湖、梅店水库、木兰天池等地移民到此,沿滠水东支河两岸安居,其中救命寺所在地王家湾正处在救命寺遗址边,移民初始,还在这个寺庙基上建起一所临时学校,供当地孩子们上学。使我们不得其解的是,一个荒泽百里,水草丛生,血吸虫肆虐、无人栖生的湖泊之地,还有这么一个雄伟高筑的大寺遗址,后来听老人和老师们讲天书般介绍这个寺庙的由来,我的母亲说:“别看这个寺庙如今成了废墟,它可是历代官家之福地啊。”

 武湖围垦前,这里是从*陂北部姚集木兰故里起,沿老滠水河直通武湖水口(武湖农场沙口与阳逻交界处)入长江外埠的交通水路,夏汛科枯,但东支河能四季通航,移民时就是辗转*陂大南门用木船渡至而来,沿两岸建居,东支河西的王家湾正建在救命寺的河岸边。那时的东支河每到江汛一退,河水清澈见底,水草摇曳,鱼鸟嘻戏,两岸湖草鼓浪一片,清香沁人,跨过大石桥桥到河西就是救命寺,人们都为此相互传颂着这个寺庙的神奇。

 清朝康熙年间,巡抚姚缔虞(蔡店姚家老屋人),任期满回乡探亲,乘坐木舟经过武湖。舟行至湖心,突遇暴风骤雨。木舟颠簸动荡,摇摇欲沉。危急时刻,巡抚跪于舟舱,面对苍天祈祷许愿:“若神明保佑弟子平安脱险,到达彼岸,来日定行寺庙报答大恩。”祝福完毕,无巧不成书,天空雨止云散、湖面风平浪静。巡抚此时深感死里逃生,认定是上苍的灵验,使他化险为夷。

 为了报答脱险大恩,实现诺言。第二年巡抚委托人员耗资在木舟遇险处修建一寺,因为救了他的命,所以寺名-救命寺。

 寺庙建成后,长年朝夕香火不断,经钟长鸣,特别是沿长江两岸湖广一带的官民尤为敬奉。

 据传武湖沙口花楼街的胡瑞渊和胡公度二兄弟乡试后,敬奉了寺庙,果然就科即中,后为清朝重臣,其中胡瑞渊乃“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主审官之一,民国时期的陈仇九、王生发等都是救命寺的香客。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也是“湖工委游击队”向大别山运送爱国人人士和物资的驿站。

 此庙在年长江流域大汛还安然无恙,直至年特大洪涝灾害时,庙顶才被洪水淹毁,仍留下庙壁耸立,从此后再没有修复。

 年武湖围垦移民时,留下的庙墙还鲜目可见,正殿一排,偏殿南北各一个,正门下二十四级台阶。

 临时小学搬迁后,当地老百姓才将庙墙砖石拆除去打了屋基,留下一个高土墩。但是当地人至今也没有在此墩上建房。百姓说,留住这个地方是图后人发达。巧的是自从国家恢复高考以后,仅靠近王家湾、张家冲湾里走出的大学生就不下三四十人,博士、硕士近十人。

 年,曾在武湖边长大的*陂前川三街一老人退休后,遁入空门,立志重燃香火,并通过上级*协和佛教协会的支持,在救命寺原址上建起了如今这个简易的寺庙,仍延用救命寺的名称,并于当年八月开佛光重燃香火,时至今,*陂周边百姓乃至江浙一带的香客闻讯而至,香火浓溢。

救命寺的兴与废

文章作者:马子遐(作者原系长江委设计院)

解放前,滠水河下游自*陂县城南下,流经武湖注入长江,这一段水程可通木船运输。汛期水涨,也能通机帆船和小火轮。每逢夏汛到来,正是孩子们看“洋船”开眼界的大好时机,一艘艘小火轮拖着货船或木排、竹筏,停泊在南门外滩,卸下五光十色的洋、广百货,拖起一列列从湖南、江西运来的竹、木建材,排成排,垛挨垛,堆集在城墙外面,像一字长蛇阵望不到边。

我十岁那年,随外祖父搭上小火轮从县城顺流南下,约十余里,就进入武湖。但见白浪滔天,无边无际。外祖父告诉我,水落时,湖区却是绿草遍地的。远在东汉末年,此处原是江夏太守*祖练兵之场,故名武湖。天气晴朗时,湖上水气蒸腾,如海市蜃楼,“武湖烟瘴”的变幻景色,蔚为奇观。极目远望,烟波浩渺的湖心水平面上,突起一座小小绿洲,宛如一座金字塔,屹立波涛之中。据说那儿是遇险危船停泊避难之所,地名“救命寺”。

“救命寺”原名生洲寺,意思是救生之洲。相传是清代康熙年间,*陂北乡蔡店人姚缔虞巡抚衣绵还乡,船行至武湖中,忽遇狂风暴雨,浊浪滔天,乌云滚滚,难辨方向。又无港湾暂避恶浪,眼看船身颠簸倾斜,巡抚大惊失色!他匐伏船舱,向天祈祷,不一会儿,船下竟生一洲,托住船身,化险为夷。事实上,不是天生一洲,而是湖中本来就有一土丘高墩,这里是湖中一处高出湖底平面十余米的至高点,由于风推浪移,船被冲到高处搁浅,巡抚自以为是神灵保佑,并在第二年在此处建庙。以后,船民就利用它作为航行指示方向,和避难的港湾。再往后,人们对它越传越玄乎了,说什么“观音大士法身显灵”,“救命寺有镇湖水神”,“水涨庙高,永远淹不到”……。

这年枯水季节,我随二舅下湖放牧,特地跑到救命寺高墩去一览古寺风貌,寺基高出原墩十余米,周围用红色条石镶砌驳沿,逐层有比例地收缩,下宽上窄,在一望无垠的平湖里,状如一座石塔。西面铺有石级台阶,拾级登台,台顶面积约平方米,寺庙占地平方米,庙为明三暗五建筑,前是殿堂,后为拖屋。大殿上塑有观世音、财神、水神等座像;拖屋几间分别作为僧道寝室、炊事厨房,以及堆放营救器材杂物之所。

寺前平台约50平方米,上有一棵如伞的大树,烈日当空,光射不透,小雨潇潇,地面不湿,十里开外,就能望见,给野湖孤寺频添许多生气。举目四望,水落滩出,地阔天宽,雁鹭云集,牛羊成群,芳草遍野,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景象,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

解放后,内河航运得到很大改善和发展,在汛期航行于汉*之间的客轮和机动船,已比往昔的小木帆船大为安全,“救命寺”的功能,于是悄然失去。年的特大洪水爬上了高台,救命寺的泥菩萨遭到灭顶之灾,从此,高墩上只剩下了一堆废墟。

经过历年围垦造田,武湖水域逐年缩小,行船航道再无风浪之险,江咀船闸竣工后,千吨级船舶可直达县城。特别是年滠水灭螺改道工程建成,沧海桑田,荒湖野地变成鱼米之乡,人们从四面八方迁来,武湖农场的新舍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如今,唯有在夕阳残照中,牧归老农的牛背上,还能听得到一些当年“救命寺”的传说。

温馨提醒:近来很多网友直接通过《*陂》   由于《*陂》







































白癜风图
治白癜风的药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js/6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