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白菜介绍 >> 临朐白菜种

临朐白菜种

  皮肤病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29.html

一粒白菜种子,重量只有几毫克,但它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却非常重要。从最初的1亩到现在的2万多亩,从开始的1个品种到现在的多个品种,从起初的零份额到如今60%的大市场,从省农科院白菜种繁育基地到全国区域性蔬菜良种基地县,半个多世纪,临朐白菜种由名不见经传小种子发展成国字号大产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我国的作物育种水平十分落后,小麦、玉米、蔬菜、果树品种大多为系统育种,种植传统品种靠自留、自繁、自用,产量低而不稳。蔬菜种类少且品种单一,白菜和萝卜成为城乡家庭的冬季必备蔬菜。年2月,韩家庄村民韩法群在七贤公社谷家沟大队干技术员。细心的他发现,本地大白菜年年有软腐病,白菜不浇水不发棵,一浇水就烂成泥,根本没法食用,过年时不得不去东乡赶集,买回白菜包水饺。年,他从订阅的《农业科技通讯》《大众日报》上得知,山东农科院有一代杂交白菜种,性状优良,高抗软腐病,还能高产,便萌生了更换品种的想法,于是他就写信要亲本种子。山东农科院在回信中说不能邮寄亲本种子,想要就自己去济南面谈。韩法群二话没说,顶风冒雪去了济南,几经周折见到了省农科院蔬菜所的张焕家,好说歹说人家只给了1亩地“80—25”亲本种子。回来后,韩法群亲自育苗、移栽、管理,麦收前收获了斤杂交种子。老韩带上种子,坐公交车去济南交。张焕家接到种子一看,大吃一惊,想不到临朐县能产出籽粒饱满、粒势整齐的优良种子,感到非常满意。年,便安排了16亩制种计划,也是“80—25”,随后制种面积逐年增加,也增加了新的杂交组合。到年,全村制种田扩大到30亩,产量达到斤。当时一级白菜种子每斤5元,把每斤0.11元的小麦价格甩出好几条街,每亩收入-0元,是响当当的高收入,因为职工月收入也不过30元。当时铝 产业还没兴起,农民致富无门,收入很低。种白菜种有这么高的收入,就像从土里刨出个“金元宝”,在周边村、户引起极大轰动。年,省农科院安排了80亩“鲁白3号”,大家精心管理,风调雨顺,白菜种大丰收,共收获了3万斤种子。由于总产量与计划出入太大,农科院就拒收种子,让老韩拉回,自行处理。

3万斤种子被退回,这可不是小数目,韩法群只好把种子暂时存放在七贤种子站的仓库里,然后大家凑在一起想办法,联系客户销售。他们从邮局借来全国邮*通讯地址,买了2万个信封,利用半月时间,逐个给各地的县、乡种子站写信,然后从邮局发送。“天无绝人之路”,信件发出后,合肥、洛阳、焦作、泰安、博山等客户纷至沓来,邮局的自行车、大货车一起上阵,邮寄业务异常火爆。年上半年,就以每斤4—4.5元价格,把3万斤种子销售一空。

临朐县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山多岭多、沟壑纵横、河水丰沛、林木繁茂,白菜制种的空间隔离条件、自然屏障隔离条件、水浇条件得天独厚,所繁种子粒势好、纯度高,成为与淄博、莱州齐名的高标准、高质量制种基地。接下来的几年,以韩家庄为中心的大白菜制种迅速扩展,出现了老百姓繁种致富、经销商卖种盈利的火爆局面。年,临朐大白菜制种达到高峰期,面积0多亩,主要繁育鲁白1、2号,山东4、5、6号,产量30—40万斤。其时,临朐大白菜制种,无论是面积、产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名气大震,有“全国看山东,山东看临朐”之说。6月份,陕西、广西、贵州、云南、河南等20多个省市到韩家庄购买种子,客户多达多人,一开始便出现哄抢种子现象,导致价格上涨、一种难求,不断发生客户、经销商为争种源打架的事件。随后的几年,由于合伙人之间意见不统一、管理有漏洞,导致管理不善,人心涣散,效益开始滑坡。年,韩法群把种子经营管理权限移交给了四弟韩法亮。年,韩法信从韩法亮的合伙人中分离出来,另起炉灶,单独成立了股份合作公司。

如果说年到年是白菜种发展的“平坦路”,那么年到年就是“坎坷路”。年,天不作美,6月20—7月20日的一个月间,阴雨连绵,难得一见晴天,所有的白菜种都发生了霉变。按照惯例,是老百姓把种子送到繁种单位,种子销售完后年底一块兑付。当年特殊的原因使种子销售受到极大影响,一边是大量霉变的种子买不出去,无力兑付种子款,一边是众多上门要钱的农民,所有经销商都陷入了困境,农历春节都不敢在家过年,成了新时代的“杨白劳”。时任临朐县沂丰原种场场长的韩法信,同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他向繁种户承诺,按每年每斤0.5--1元兑付农户种子款。在兑现了当年的种子款,安抚农户之后,雇佣20个村民,在职工的带领下,水盆、尼龙布一起上,抢时间清洗、晾晒种子,防止种子进一步变质。对外广泛联系客户,以低于往年的价格尽快出手。到年腊月26,外欠种子款全部以每斤4元结清,腊月29赶回家中,过了一个团圆年、舒心年、放松年。年9月5日,一起全国 的集体诉讼案----拖欠白菜种款纠纷案,也就是媒体所说的“千家诉讼”案,在临朐县法院进行公开审理。该案被告为临朐县蔬菜良种场及法人韩法亮,原告多达户,遍及临朐、青州、昌乐、沂水、莒县5个县市、34处乡镇、个行*村。法庭依照法律规定当庭进行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按比例兑付白菜种欠款,每斤1—2元。

如果说韩家庄白菜制种是先行一步,那么田村集白菜制种就是紧随其后,并且后来居上,加速超越。20世纪70年代,田村集村民孙铭元高中毕业后,被选派到村集体蔬菜队当了一名技术员,年秋,孙铭元有幸结识了 大白菜育种专家张焕家,他对选育白菜杂交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多次到省农科院拜访张焕家,张焕家被孙铭元的热情和诚实所打动,终于答应了安排白菜杂交制种。年,孙铭元 次在自家自留地里做白菜制种试验,收获了27.7斤种子,由此奠定了他走向成功的基础。年,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成立大白菜良种服务中心,将张焕家的白菜种进行有偿技术转让。5万元的转让费让孙铭元犯了难,这对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是放弃还是坚持,成了摆在他面前的艰难选择,孙铭元失眠了,在床上翻来覆去“烙饼”。有着果敢、坚毅的性格他,最终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举动,第二天天不亮,他就揣上刚刚卖猪换来的多元“家当”,径直到了省农科院,徘徊多时的他终于鼓足勇气,走进张焕家的办公室。

孙铭元把一年来制种的经验和教训、临朐县的制种条件、自己白菜制种的信心和决心、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一五一十地向张老师作了汇报,这次长谈再次打动了张焕家,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品种转让上对孙铭元单独开了小灶——把早熟杂交大白菜新品种“鲁白6号”转让给他,转让费在以后制种推广过程中逐年交纳,直到结清。这次小灶,为一个农民企业家的成功,增添了动力,铺平了道路。年6月,孙铭元取得了“鲁白6号”品种转让权,同时成立了山东大白菜良种服务中心临朐办事处,租用田村集村委的2间平房,作为办公和种子加工地点,开始了大白菜种子的生产和推广销售。之后在田村集村征用土地,用于办公、仓贮、加工及品种研发。年7月,组建成立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在城关街道捎门村租用土地,成立蔬菜研究所。年,公司在捎门村征地,建设种子加工中心,在田村集征地,建立品种区域试验站,将最初的办公地点改建为专家公寓,成为潍坊市 家获得省级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实现了公司的第二次跨越。

继临朐县蔬菜良种场和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之后,沂丰良种、科技服务中心、天和种业、德民种业、鲁川种业等企业相继成立,制种范围不断扩大,销售区域不断拓展,白菜种遍地开花结果,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临朐白菜种子企业,以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有生产资质企业15家,制种从业人员多人,制种农户2万多户,常年制种面积2万亩左右,年生产大白菜种子万公斤,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大白菜种市场份额的60%以上,为江北最有影响力的大白菜制种基地。拥有华良、天和、德民、鲁川、鲁农等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年,临朐县成为农业部认定的 批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县。

目前临朐县影响力较大的白菜种子企业是山东华良种业有限公司和临朐鲁农种子销售有限公司。华良种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企业,自主研发了“华良快菜”、“美佳快菜”、“华良早5号”、“华良夏秋”、“华良”、“华良华阳白”等品种。目前已审定、登记品种37个,年生产白菜种80万公斤,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星火计划一等奖等10多项科研成果。年承担了“山东省临朐县国家大白菜区域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基地”项目,以项目为依托,改善种业基地基础设施条件,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全国大白菜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全面提升育种和供种水平。临朐鲁农种子销售有限公司稳妥发展,自主研发了“济研9号”大白菜良种,有基地亩,繁育6个白菜品种,客户家,年繁育白菜良种20万公斤。

虽然我县大白菜种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但科研能力不强、加工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多数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停留在繁育和销售水平,同种同质竞争激烈,发展后劲不足。要使我县大白菜制种站稳脚跟,必须发挥种子协会统筹协调、自我约束、规范市场、抱团发展的作用,在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新品种、规范基地建设、种子精深加工、创新销售方式上有所提升,开发科普、旅游、观光、休闲、康养等新型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业态之间的融合与互补,构建相得益彰、共存互惠的种子产业发展大格局。

评价:种子轻几克,责任重千斤。历经半个世纪,坎坷数度春秋。改变的是数量,不变的是品质。用心培育诚信经营,客户遍布四海;严格扩繁全面推广,蔬菜绿满九州。小种子大产业,老品种新作为。临朐白菜种,丰收立头功。

于文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js/35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