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白菜
作為一個重慶出生的人,總是對川菜情有獨鍾。從前,在深圳的時候,常去一家叫巴蜀風的川菜舘。其中有一道菜叫“開水白菜”,外表看上去就是一盆白開水泡著小半棵白菜,無油絲、無顔色,白菜入口是和齒的軟嫩,咀嚼間滿口的清爽鮮甜,那湯則清香入脾,滋味綿長,實在令我著迷。來到異國他鄉,每每懷念故土之時,免不了回味故鄉美食的味道。這不,就想起了清鮮淡雅,湯味濃厚,不油不膩的開水白菜。
說到開水白菜裡的開水,並不是真開水,而是由火腿骨,排骨,雞,鴨小火慢燉,再用剁好的豬肉茸、雞肉茸,依次掃湯得到的味道醇厚,清澈見底的清湯。這多像是人歷盡生活磨難,千錘百煉出的高風亮節,又像游子萬水千山,濾出那對親人的情思綿綿。
材料:白菜心(最上品是泰安黃芽白)或娃娃菜。
配料:老母雞一隻,鴨半只,火腿骨,排骨適量,克瘦豬肉,一塊雞胸肉,料酒一小勺。
做法:
一,吊湯
1.將火腿骨,排骨,雞,鴨,料酒依次放入湯鍋中,倒入清水用旺火燒開,去盡泡沫,中小火煮1到2小時後撈出(也可用高壓鍋壓制20分鐘),放於溫熱水中。
2.把瘦豬肉剁成肉茸,用一半與清水1:1比例兌勻調散如粥狀,等剛剛煮好撈出骨頭等材料的湯鍋燒開,放入豬肉蓉攪勻,轉中小火,待其慢慢散開,肉蓉浮起,用小漏勺撈淨肉蓉及浮沫。
3.再將用溫熱水洗淨的雞,鴨,骨等,放入湯鍋中,用微火煮半小時,再次將雞,鴨撈出(它們在此湯中的使命已經完成)骨頭撈出後則放溫水中。
4.取另一半豬肉茸與清水4:3的比例調散後倒進湯鍋中,肉茸浮起時,將湯麵上的浮油和肉茸打淨,再把用溫水洗淨的骨頭放回湯鍋中,改用微火。
5..把雞胸肉一塊剁成茸,同樣加清水調散,再將雞茸倒入鍋中,等泡沫和肉茸浮起後,將泡沫和肉茸打去,即成清湯。
二,煮白菜
1.白菜剝去外面的菜幫只留乾淨的无斑點的鮮嫩菜心部分。從根部纵向一切為四瓣。如果白菜心過大,還可以改刀為更多瓣。娃娃菜就可以直接一分為四。
2.將切好的白菜心放入開水中焯水,煮到整個變色七分熟時撈起,放入冰水中浸泡。
3.泡好的白菜撈出瀝乾水份,修理一下尾部讓它們看起來長短一致。
4.把處理好的白菜碼入湯碗中,用濾網將煮好的清湯一半倒入湯碗, 淹沒白菜。
5.用保鮮膜覆蓋碗口,將湯碗加入蒸鍋,水開後蒸30分鐘。
6.蒸好後將白菜撈出另外擺盤,用濾網倒入另一半的清湯。撒幾粒枸杞子點綴。
至此,一碗香味撲鼻,清鮮柔美的開水白菜就做好了。
小叮嚀:
1.火腿骨是有鹽味的,所有煮時不必再下鹽。
2.水煮過的白菜用冰水浸泡,可以去除白菜本身的一種味兒,讓開水白菜味道更清更醇。
3.俗话说清汤“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骨不浓”所以不可忽略清汤制作配料这一步。每一步都要及時把浮起的泡沫撇去,以保持湯色乾净。
新鮮的白菜心縱向切開
焯煮七分熟用冰水浸泡去菜腥味
吊湯的最後一步鷄胸肉剁成茸清水調散倒入鍋中.......
多次過濾的清湯已經如開水
碼好的白菜心用清湯浸泡入蒸鍋蒸30分鐘
成品的開水白菜可用几顆枸杞子點綴
家鄉的味道自己的手造,別有一番清香入脾來
(這道菜是19年元月做的,翻遍照片,居然找不到當時吊湯的原圖了。實在是遺憾。)等哪天來了精神再做一次,一定把照片保留好。
流动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