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韵古琴坊
开指小曲是传统称谓,通常用作入门练习曲或小型初级琴曲,其中有右手的挑、勾,左手大指与名指的按徽走音等基本指法,乐句较为规律、简单、重复性强。学古琴 从开指小曲人手,熟悉基本指法,循序渐进,看似循规蹈矩,实则要比直接学有一定难度的曲子基础牢、进度快。
仙翁操
的古琴开指小曲之一,因配有“仙翁仙翁,仙翁得道仙翁”的唱词而得名。
弹琴前,心口正对四五徽间而坐,两手平放琴面,沉肩坠腕,左手中指轻点九,十徽间,右手轻放岳山与一徽间,腰背挺直,坐姿端正,全身放松。开始弹琴时,两前臂与琴面基本平行,上臂自然下垂,双腕平悬琴面,目视左手徽位。右手通常在距岳山三至四指处弹弦,特殊的音色可以略靠近一徽或靠近岳山弹弦。左手按弦的力由手腕传到指尖,手腕要保持灵活,充分合理的运用到手腕的力量。弹琴时左手除按弦的指其他的指都要保持舒展。弹琴时要保持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前臂基本与琴面平行,上臂自然下垂,目视左手徽位的自然状态。
秋风词
每一首琴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秋风词》也不例外。原谱后记云:"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按、散相应之处甚多,初学入门,颇易於领会。而熟弹之后,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这段话说明了《秋风词》此曲的特点,虽是小曲,但却内容丰富,情感动人,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它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描写出了无限的相思、相恋之情。
古琴吟:
苏东坡携妓游琼州红佛寺,该妓因疾而殁,以琴殉葬。后苏东坡又夜宿此地,闻窗外墙下有一女子的歌声,甚悲。翌日,苏轼命掘地,见词一阕,其词曰:“音音音,尔负心,真负心,辜负我,到于今。记得当年低低唱,浅浅斟,一曲值千金。如今抛我古墙阴,秋风荒草白云深,断桥流水无故人。凄凄切切,冷冷清清。”后来,不知谁人依此词将曲度成古琴曲,名曰《相思曲》(又名《古琴吟》)。是曲被明代以来多种琴谱以不同的曲目收录(个别用字相异),如明万历十三年(年)杨表正编的《重修真传琴谱》.明万历四十六年(年)关中张廷玉编辑的《理性元雅》,约康熙四十八年(年)释东皋越杜多即将兴畴编的《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清同治三年(年)上海玉清宫道人张鹤辑的《琴学门径》等。《古琴曲集》收此曲名曰《古琴吟》,编者有一题解:“歌词借无人弹弄的古琴比喻作被人遗弃的女子,来抒发起怨恨寂寞的情绪。”这阕词有谴责之意,然而上面这个传说故事又似乎有意无意地把它与苏东坡拉在一起,《和文注音琴谱》及《东皋琴谱》题下有“苏东坡”三字,肯定此词与苏东坡所作。苏东坡再此时此地皆琴寄意达情的内心抒发,与他的许多琴诗所反映的整个琴乐观是一致的。后来也有人将这个故事冠以“东坡夜寻”之名,其故事内容一致,只有歌词大小不同而已。
小白菜
一首较现代的曲目,打谱而成的古琴谱
凤求凰:
开指小曲还有很多,欢迎琴友补充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入微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