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的神奇白菜一生只开花一次,碰一
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终身爱好,通过探索和欣赏不同地区的奇妙景色和风土人情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新鲜事物和不一样的人。
而单就国内而言,除了震撼人心的五岳之外,川藏地区也是很不错的旅游路线,沿路的异国风光会让你感受到从身体到心灵的洗涤和救赎。
而在川藏地区的国道上却存在着这样一种神奇的植物,虽然长相奇特,与我们经常吃的大白菜极为相似,但是价格却高到离谱,光是碰一下就需要赔偿两万元。
而单株的药用价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元,这到底是什么品种的“大白菜”,为何会有如此恐怖的单价呢?
塔*的简介
这种叶片形似大白菜,长相却有点类似竹笋的神秘生物叫作塔*,也是草本植物的一种,外形高大茁壮,十分显眼,更重要的是它还生长在像国道这类人烟稀少,植被稀疏的区域,就显得更为扎眼了。
与其说是它在这里自然生长,不如说是被人为移植过来更为恰当。
而游客们能看到塔*开花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要知道塔*虽然形似大白菜,但是无论是价格还是生长特点都与大白菜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塔*的生长周期长达五到七年,而且一生只开一次花,一旦开完花,塔*的寿命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没过多久就会自然萎缩至死亡。
也正是因为它漫长的生长周期以及一生只开一次花的神奇特性,才让越来越多人对塔*的兴趣飙升!
从外形上来看,塔*就像是一种生长过度的大白菜,头顶长出了高高的像塔一样的柱状物体,而且最高可达两米,看起来非常震撼。
而花叶部分仍然跟大白菜一样呈现为清新的奶*色和淡绿色,再加上底部叶片的层层叠叠很像塔底,这才被赐予了塔*之名。
塔*的作用
很多人对塔*奇形怪状的叶片感到好奇,纷纷猜测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宽大的叶片叫作苞片,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而对于塔*来说,这些苞片除了进行光合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御寒。
众所周知,高原地区的温度是非常低的而且昼夜温差也特别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造成热量和体内能量的大量流失,最后甚至有被冻死的风险。
而正是有了苞片的保护,才让塔*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且温暖的环境下长时间生存,并且茁壮成长。
当然,除了防止热量流失之外,苞片在遮风挡雨方面也有奇效,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发现在塔*里总是寄居着大量昆虫的重要原因。
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昆虫们就会主动来到塔*的苞片中躲雨取暖,不过它们也不会白嫖的,在它们躲雨期间,就能自动完成塔*的授粉工作,要不是靠这些小昆虫们的悉心授粉传粉,光靠这一年一开花的塔*自己繁殖估计早就灭绝了吧。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塔*这种生物分布的比较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云南西北部地区,不过这种生物对海拔高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海拔到米是它们最佳的生存环境,这里的塔*个头更大,数量也更多。
而作为草本植物的塔*也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它的根部,绝对是散瘀消肿的必备良药,而且我们经常用的很多药物中其实都有塔*的成分,这也是它为什么这么贵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个贵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不仅成型就需要5年之久,而且塔*还不是成片生长的植物,加之人类的过度砍伐和过度开垦造成塔*的数量越来越少,因此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塔*的现状
看到前面可能很多人都会问,既然塔*的数量如此稀少为什么我们不积极开展人工养殖呢?这就与塔*的生存环境有关了。
塔*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人工种植的难度也大大提升,即便是人类侥幸种出了塔*,但是其效果和药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也有人尝试过在西藏地区的高原上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方式的成功率虽然会大大提升,但是与之相对的种植成本和危险程度也会成倍增长,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大面积种植是否会对西藏地区的本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危害。
不过,自然生长的塔*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确有着颇多益处,不仅能够巩固水土,还能保护昆虫,进而增加授粉面积。
不过由于塔*实在是太特殊了,很多游客看到后都会忍不住的拍照留念甚至上手触碰将其带走。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拿了一颗大白菜,没有什么事,但实际上却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部门严令禁止,但还是有人忍不住动手触碰,之前就有一名男子因为挖采塔*而被抓入警局,教育了半天,还有人因为触碰了一下塔*而被当地居民强制要求赔偿2万元。
结语
旅游发展对西藏地区的经济有颇多益处,但同时也会带来生态方面的威胁与挑战,想要避免生态环境的恶化,还是要找到更有针对性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