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还原朴素之地的生活
来源现代大学周刊
作者:林清玄(作家)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我曾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看过一张照片: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放在庭院中一大堆白菜里面,院子里的阳光灿烂,光线投照在白菜上,只有翠玉白菜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翠玉白菜是一大堆白菜里体积最小的,但最珍贵、最耀目,是故宫的镇山之宝。那一幅照片印在我的心版上,经过十几年了,还未曾稍忘。翠玉白菜确实是那样轻薄短小,往往出乎 次看见的人的意料,大约只有合着的一巴掌那么大,与一般的白菜大小不能相比。后来,我发现故宫的许多“重宝”,都是很“轻巧”的, 的玉器、瓷器、茶具也往往不是顶大的。当然,大的物件也有精品,但最精纯的常常是小的。其实,我们评断一件东西, 不要看它的大小,而要看它的精纯、它的品质好坏。看人也是一样,官大、财大、权大、名大的,小人也是很多的。艺术特别是这样,好画不一定要巨大,好音乐不一定要长,好文章也不一定要很长。能把小东西做好的,才能把大东西做好;能照顾小节的人,才会有大的威仪。这是为什么《佛经》里说道,大到须弥山的虚无和小到微尘的芥菜种子应同等看待,“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那是因为 的正好是最小的累积,而最小的正好是 的元素。相传龙树菩萨曾在南天竺以白芥子七粒击开南天铁塔,取得《大日经》,这和西方童话的“芝麻开门”是多么相像呀!所以,《维摩诘经》说到一个人如果能彻悟体验“见须弥入芥子中”,那个人就已经住于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那时就超越了大小、高低、迷悟、生佛的差别见解;进入“大小无疑”的华严境界。由于“大如须弥”是难以想像和掌握的,因此我总想,一个人如果要把生活过好,应该从手里的芥子开始。我喜欢小巧的艺术品,从中就可以看出创作者伟大的心灵。
我喜欢细腻的生活态度,觉得一个人应该从平凡的生活去体会生命更深的意义。当然,我也喜欢雄伟、厚重、气势磅礡的人或作品,只是那样的人难得,那样的作品难遇,许多自认为伟大的人,自认为厚重的作品,只是放言空论罢了。当我们回到生活的原点,还原到素朴之地的生活,无非是“轻罗小扇扑流萤”,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或者是“短笛无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楼昨夜听春雨”。生命就是由轻薄短小的历程所组成的,所谓命光不空过,也正是去体验那小小历程中深刻的意义,体验、体验、再体验,更深入的体验,这是到彼岸的智慧之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在许许多多的白菜中,去找到那棵翠玉白菜。翠玉白菜那么轻薄短小出乎我们的意料,它的精巧珍贵却是我们熟知的。走向知慧的路,是许多人都在追逐一车车白菜的时候,我们一眼就看见了翠玉白菜,除了它原来就那么耀目,也是因为我们的慧眼。
本文来源:《打开心内的门窗》,知识出版社年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