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亲们,城中所辖区的中山公园,这八
坐落在江阴中山公园内的江苏学*衙署,自明朝万历四十二年(年)建立,至年彻底裁撤,近三百年来共有任学*,他们为江阴乃至江苏的文教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9位卓著者被江阴百姓铸像纪念,现在随蜀黍一起去看看——
1刘墉与侄迎母像刘墉,字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二十四年()与乾隆四十二年()任江苏学*。刘镮之,刘墉之侄,因孤由刘墉抚育成人,嘉庆九年()与嘉庆十五年()任江苏学*。
刘墉和刘镮之任江苏学*时,刘墉继母先后三次来江阴学署,学*衙署后花园原有一“三到楼”,就是刘母居住的地方。
2张廷璐考场视学像张廷璐才俊满门,“父子大学士”、“三世得谥”、“四世江苏学*”、“五朝金榜题名”、“六代翰林”。其父张英曾任礼部尚书,“六尺巷”的故事广为流传,二哥则是 的张廷玉,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都有他。
张廷璐雍正八年至乾隆三年(-)连任三届江苏学*,提携了不少年轻才俊,如武进的刘纶、苏州的沈德潜等。江阴人为纪念他,以他家乡的名字建桐城书院。
3景福飞章报京像景福,字介子,满族镶白旗人,乾隆三十三年()任江苏学*,以爱民著称。江阴旱灾期间,整个西乡庄稼颗粒无收,当地农民就拿来着枯死的秧苗来到县衙,要求减免税收,县太爷以农民闹事,把此事汇报到了省里,要省里出兵镇压。
消息传到了景福那里,他将真相拟了一份奏章,交由徐、杜两位最贴心的衙役快马送至皇帝手里,让其先知道了真相。皇帝下诏同意减免税收,并将县太爷严办,两名衙役因日夜兼程,操劳过度,不久双双猝亡。江阴人为纪念他们,建立了景公祠和徐、杜两位附祠。
4*体芳左宗棠对弈像*体芳,字漱兰,曾任兵部侍郎, 清流,时常抨击权贵,李鸿章都没少被他骂。光绪七年(),被外放,任江苏学*。*体芳喜欢喝酒,酒不离身,以酒代茶,但从不误事。他在任时,为江阴实施教学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得到了两江总督左宗棠赞助,创办了南菁书院,取朱熹《子游祠堂记》中“南方之学,得其菁华”的意思,体现了他“托古改制”的思想,即希望在南方的学术界独树一帜,建立新的学风和新的学派,以达到“南国菁英,于兹孕育”。如今的南菁中学已是全国 的高级中学。这场景就是*体芳和左宗堂下棋的情景。
5夏同善禁烟像夏同善,字舜乐,光绪四年()任江苏学*,说起这个人物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说到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的,就是在民间熟知的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帮助他的浙江同乡举人杨乃武平反冤狱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到江阴来做学*时,为江阴做了不少好事。清末大量的人吸食鸦片,江阴的读书人也有人参与,他开始整顿风气,不允许江阴人吸食,更不准考生吸*,谁吸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资格,方法就是检查考生的手指,吸食大烟的人手指熏*并有异味。这组雕塑就是夏同善在检查考生的情景。他还在君山上自掏腰包移植了五万棵松树,造福了江阴人民,深得民心。
6骆骎曾援笔赋诗像骆骎曾,字象先,万历四十六年()年任江苏学*,也是第二任学*。他用自己俸禄修建考棚,并在文庙修建吴公祠。他写的诗非常好,在任期间于雪浪湖开办文人吟诗雅会,在湖边建存雪亭,留下石头碑刻,创学署后院碑刻之先河,并延续数百年。
7李因培持卷诵读像李因培,字其材,于乾隆二十二年()和乾隆二十七年()在江阴连任2届学*,整肃江苏科考风气,扩建澄江书院,改名暨阳书院,为暨阳中学前身,在离任前还筹集学资,很是得到皇帝的信任与重用。他有才干,文词俱佳,乾隆南巡时曾赋诗赐给李因培,江阴博物馆一楼碑刻馆就保存有这块乾隆御碑。
8王先谦灯下阅卷像王先谦,字益吾,光绪十一年()任江苏学*。这是展现王先谦灯下批阅考卷的场景,他学风非常严谨,并且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的贡献。他到任办的 件大事就是向皇帝奏准在南菁书院内开设南菁书局,刊刻经籍和论著,此后由历任学*和院长陆续主持编务。美国纽约市立图书馆、哥伦比亚图书馆、圣约翰大学图书馆等都藏有南菁书院所刊印的版本。特别是《皇清经解续编》(简称《南菁经解》)反映了清代汉学的成就,是研究经学史的重要文献,对现代研究中国语文学和汉语史方面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来源:江阴纪事
编辑:郭春艳
★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癜风偏方快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