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我说你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得益于身边多了一个搜资源的小能手,许久都未踏进过电影院,这次借着小伙伴的聚会,忙不迭的选择了刚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未看预告,未看宣传,只知道是范冰冰演的,2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那么我用说的带你看看这部电影吧。
画面
电影大胆尝试用了圆形镜头,确是比较新颖,且取景于婺源,精美的犹如中国山水画般,且每一帧圆形里面的画面都独立成章,画面上空都是空着,既透气,又富有满满的东方艺术设计感。一种说法是导演一时兴起的大胆尝试,另一种说法是圆形画面有一种拿着望远镜窥察的既视感,让观影者产生藏在生活里某处观察主人公李雪莲身上发生的一切故事。镜头在从地方切换至北京的时候就采用了方形镜头,我 反应是“天方地圆”,将故事发生的县市作为地,将*要中心的北京作为天,或者更好的理解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展示了首都一切方方正正的繁杂规矩,包括被这些规矩框起来的官员们”。
观看这不电影的位置一定得挑正中的,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坐在最边上的孩子会不会看的很憋屈,会不会有种椭圆的画面感,几分心疼,还有买了IMAX来看的,画面就占了屏幕的1/3,是不是有点亏。
人设
主人公李雪莲是一个不服输,认死理的农村妇女,为了寻求自己所谓的真理可以不断的上访和斗争,一层层的直到首都,从原本只是一桩离婚案件演变成一票*府官员下马的戏码,从一个人变成三个人的身份,官员口中的“小白菜”,前夫口中的“潘金莲”,她自己认为的“窦娥”,活生生的将李雪莲的斗士精神演绎的惟妙惟肖。
一杆官员马文彬,郑众,王公道,荀正义,贾聪明…各级官员的众生百相刻画的入骨三分,血淋淋赤裸裸的把官场和人性剖析的 无疑,毫不留情的把社会上的潜规则和灰色地带曝光在阳光之下,可以说是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审片能过说明这个话题还是值得社会直面和大众审视的。
剧情
故事正面围绕着打官司开场,原本只是李雪莲夫妇协议假离婚,却变成丈夫反悔成了真离婚,并和其他女人结婚,李雪莲忿忿不平,打官司告前夫假离婚,结果败诉,找法院院长申诉,被敷衍;拦县长的车伸冤,被县长欺骗避而不见;去市里告状,市长派人带走她,却被地方理解错意思,变成抓她去派出所喝茶,多么官僚,多么讽刺的小人物的悲哀结局。无奈李雪莲只能去北京告状,就如古时候老百姓在圣上巡游的时候拦圣驾,告御状一般,一件简单的事情最终因为官员的不作为演变成了复杂的大事件,让市长、县长、院长都丢了乌纱。整个过程看似荒诞,像一场闹剧,却反映了社会多少底层的老百姓的悲哀现实。
故事侧面从与李雪莲有感情纠葛的人说起,前夫秦玉河出尔反尔,借着分房的名义离婚后变和其他女人结婚,抛弃了李雪莲,使得故事有了起源;再说到因李雪莲气不过想找人把这些不作为的人都杀掉的时候去找的屠夫老胡,也不过就是为了与李雪莲上床,说到正事就怂了,清晰的反映了人性的自私和软弱;李雪莲在北京遇到的同学赵大头,以为感情上遇到了真爱,也可以放下执念,才发现一切不过也是设下的圈套,赵大头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与法院庭长联合欺骗李雪莲放弃上访,得知真相的李雪莲的愤怒简直就像燃烧着火焰的战神,再次把她逼上上访之路。
故事结尾在多年之后偶遇曾因上访事件下马的原市长,才缓缓道出最初的假离婚并不是为了分房,而是为了能再要生一个孩子,只不过前夫出尔反尔,并未履行承诺,一气之下腹中孩子流产,这一切都是一个母亲想为自己未成形的孩子讨回一个公道,真正的原因不免令人感叹,也巧妙的升华了李雪莲这个主人公的人设,且某些程度上是否也讽刺了那些年强制的计划生育*策。
看了许多网友对该片的评价,有褒有贬,这很正常,但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里面的人物对白,人性刻画还是非常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官场和底层老百姓的压抑挣扎,觉得这部片还是可以推荐去电影院观看。
好久没这么认真的写影评了,分享到这里,下回M看了啥电影再和小伙伴们讨论,咱们江湖再见。
生活里的碎碎念,可以是与好友一次聚会的侃天侃地,可以是读完一本书的心有所感,可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是午后给自己研磨的一杯咖啡,生活里的种种剪影,才能刻画出一个真实且不完美的自己。Seeyouseeme.
小M的碎碎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