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绿茶发源地,再没有比它更美的地方

 

都说峨眉天下秀,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但有些文人却发现了峨眉的另一种美。唐朝李善《文选注》记载:"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改名万年寺)后绝顶产一种茶,味佳,而色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

自古高山云雾出好茶,峨眉是历史悠久的名茶产区,也是世界最早种植茶叶的地区之一。峨眉风光秀丽,峨眉的茶园也别有一番风景。今天,我们就来品味峨眉的茶园风光。

山色壹

李太白有诗:“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的美,来自它所经历的漫长时间和似乎难以穷尽的空间。

从温婉的谷地中突兀而起的山峰,海拔高度达多米。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

这里还有着大片的原生林,青山巍巍,春风习习,林涛飒飒,穿行其间,犹如行走于诗意的山水画之中。

春光贰

如今春天已至,峨眉的春似乎来得晚一些,但山雪渐融,料峭寒冬终归是过去了,而蛰伏的春,从一颗茶芽开始崭露头角。

拥着满山茶园的峨眉山腰上,茶芽在冬雪与春风中探头,宛如少女初长成的新嫩,这是春天的 抹绿。

灵猴叁茶农们的采茶路上,常常出没偷茶叶让人哭笑不得的猴子。也正是因为这些山中大王的存在,峨眉的春才更为生动。

峨眉山的灵猴是峨眉的精灵。度过了寒冬,它们又精神饱满地在山间跳窜,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成为一道活景观。

茶园肆

神秘的北纬30°附近的峨眉,是 的茶叶生长地,从山脚到山巅,布满了嫩绿无际的茶园。

峨眉山有名的绿茶竹叶青,被《三联生活周刊》盛赞:如果茶是中国的一张名片,竹叶青就是中国的国茶经典。此刻的竹叶青,在-米的山腰上静候采摘。积蓄了一冬养分的茶芽,悄悄冒上枝头。闭上眼,仿佛都能听到嫩芽正在蔌蔌生长。

鲜嫩的茶园溢着水色,似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采茶女的芊芊玉指拂过叶尖,这一湖吹皱的春水,便被一滴一滴地汲取而去。

春林初盛,漫山的茶树吐绿,连绵起伏的茶浪之中,当采茶师的指尖轻盈地掠过枝头时,你不得不惊叹,这是春天最妙的时刻。

高山伍

常言到,“高山云雾出好茶”,有着8.5亿地质生长史的世界双遗产地生态圈的峨眉山,便是高山茶园里的代表地区。

高山茶园气温低、湿度高,容易产生云雾天气。这种天气能增加茶树氮代谢,促进 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的合成。此外,茶多酚和儿茶素会随着海拔高度而减少, 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茶叶中的不少芳香物质也随之增加。因此高山茶喝起来更鲜爽甘醇。

“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在高海拔环境下,云雾缭绕、漫射光丰富,各类化学物质的转化与积累,朝着提高茶叶品质的方向发展,蕴育出的高山茶肥壮柔软,颜色嫩绿鲜*,香气馥郁、滋味浓厚,让人难以忘怀。

茶农陆

每年的春天,是峨眉茶农最忙碌的时候。要获得圆润饱满的茶芽,就得跟时间赛跑。芽头刚刚抽出来的时候就到了采茶季,刚长出的嫩芽只有米粒大小,包裹在黑色的鳞片里,这是劳作的信号。

天刚蒙蒙亮,茶农们就要出门,把已经肥壮又还没长出叶子的嫩芽一颗颗的摘下。一旦长出叶子,茶的品质将会大打折扣。

茶农们的午餐往往都是在茶田里解决的,即使最远的茶田离家不过20分钟。这是跟时间赛跑的季节,浪费的每一分一秒,都是对春天的损耗。

闲情柒

峨眉茶园的灵动秀美,也常吸引人来这里游玩拜访。在春天的茶园里喝一杯竹叶青,可能是关于春天最完美的仪式感。

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茶芽簌簌生长的声音,不远处,茶农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满山遍野,都是闲情野趣。

峨眉的山上总有散不开的云霞,茶树在其中氤氲着春天的味道。在这里,听风的声音和手里这杯茶流淌在身体的温度,默默感受春天带来的这份美好。

野趣捌

年春茶国际品鉴会上,来自瑞士和以色列的大使们,在峨眉茶园里,带上草帽,背上茶篓,走入茶地里当了一回“茶农”。

时值峨眉茶园春光 的时候,经过一季寒冷洗礼,此时的茶芽尖最鲜嫩。大使们小心又仔细的寻找最嫩的那一片茶芽,也在茶园里感受茶叶的内涵。

美不胜收的峨眉茶园,将大自然的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封存在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茶芽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一杯竹叶青爱上了这片山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用一杯竹叶青感受它的美好。

春茶玖

来自峨眉高山的这杯春茶,茶芽遇水直立,上下沉浮,在杯中上演翩翩茶舞。还未入口,已是嫩栗香扑鼻。

品饮春茶,要让茶汤在口腔里慢慢滚动,鲜爽醇厚的滋味完美刺激每一颗味蕾,然后细细感受那份悠长的回甘。让舌尖牢牢记住,关于春的味道。

春天,到峨眉喝杯竹叶青吧!让竹叶青的嫩栗茶香遍满山野,在这山间品一杯春茶,看茶芽在杯中沉浮舞动,才是真正感受到了峨眉的气与*。

竹叶青春茶现已新鲜上市,赶快用一杯春茶,打开你的春天。

点击阅读原文,来尝鲜吧

赞赏

长按







































2018治疗白癜风 的药
北京中科专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xg/9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