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还乡四首
摄影/戴晨露
克而瑞信息集团品牌中心编辑部主任
“冲动的钻石”是一位民间诗人。富士康十三跳后,他作为工人,为大楼外墙加装防护网。
他把自己的悲伤写进了《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的好兄弟,除了米,你的未婚妻/
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
占过一个床位/
吃过东莞米粉。”
01《在外省干活》
在外省干活,得把乡音改成
湖北普通话。
多数时,别人说,我沉默,只需使出吃奶的力气
四月七日,我手拎一瓶白酒
模仿失恋的小李探花,
在罗湖区打喷嚏、咳嗽、发烧。
飞沫传染了表哥。他舍不得花钱打针、吃药
学李白,举头,望一望明月。
低头,想起汪家坳。
这是我们的江湖,一间工棚,犹似瘦西篱
住着七个省。
七八种方言:石头,剪刀,布。
七八瓶白酒:38°,43°,54°。
七八斤乡愁:东倒西歪。每张脸,养育蚊子
七八只。
岁未,大寒。表哥
淋着广东省的雨
将伤风扩大到深南东路、解放路与宝安南路。
地王大厦码到了69层,米高。
02《纸上还乡》
一
少年,某个凌晨,从一楼数到十三楼。
数完就到了楼顶。
他。
飞啊飞。鸟的动作,不可模仿。
少年划出一道直线,那么快
一道闪电
只目击到,前半部份
地球,比龙华镇略大,迎面撞来
速度,领走了少年;
米,领走了小小的白。
二
母亲的泪,从瓦的边缘跳下。
这是半年之中的第十三跳。之前,那十二个名字
微尘,刚刚落下。
秋风,连夜吹动母亲的荻花。
白白的骨灰,轻轻的白,坐着火车回家,它不关心米的白,
荻花的白
母亲的白
霜降的白
那么大的白,埋住小小的白
就象母亲埋着小儿女。
三
十三楼,防跳网正在封装,这是我的工作
为拿到一天的工钱
用力沿顺时针方向,将一颗螺丝逐步固紧,它在暗中挣扎和反抗
我越用力,危险越大
米,鱼香的嘴唇,小小的酒窝养着两滴露水。
她还在担心
秋天的衣服
一天少一件。
纸上还乡的好兄弟,除了米,你的未婚妻
很少有人提及你在这栋楼的
占过一个床位
吃过东莞米粉。
03《那里》
水面上,蜻蜓悬浮,用细细的尾部,浅浅地
触一下水面,
又迅速离开。它频频做事,很认真的样子,
不象成语说的那么肤浅。
车子起步,村庄变细,变瘦,
我出了远门。
去。那里。这个动词,要在春天,要在早上,
要在蜻蜓点水的时辰跟上。归人
都赶在黑夜。
车子驶向外地,那里,距说话的人较远
那里,河水,不会照见人的影子,
那里,河水,不能淘米,洗衣,做饭,
那里,河水,不是用来浇灌庄稼
那里,水稻,失去了良田。
那里,股票,超市,酒吧,夜总会
那里,电子,五金,塑胶,钢筋,水泥
那里,高铁,街道,大厦
那里,T台,野猫,催情粉
那里,蝴蝶款款,水墨浅浅
画。
生于凝脂,死于纸上,一天暗淡一些。
如果一切归零,谁来怀念人类?
04庞大的单数
一个人穿过一个省,一个省,又一个省
一个人上了一列火车,一辆大巴,又上了一辆黑中巴
下一站
祖国,给我办理了一张暂住证。
祖国,接纳了我缴交的暂住费。
车票的尽头
二叔,幺舅,李妹,红兵哥和春枝
眼里
落下许多风沙。
薄命的人呀,走在纸上
“落雨大,水浸街。”
春枝做了祖国的洗头妹
她要卖春天
“月光光,照地堂。”
二叔,幺舅,红兵哥,三只惊弓的斑头雁
一只捉到樟木头收容所
一只失踪十三天
一只有点倔,蹦达不了几天。
“小白菜,泪汪汪。”
南方有人砸开出租屋
哎呀。那是突击清查暂住证。
北方的李妹,一个人站在南方睡衣不整
北方的李妹,抱着一朵破碎的菊花
北方的李妹,挂在一棵榕树下
轻轻地。仿佛,骨肉无斤两。
(文/冲动的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