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成本是多少
今天看了一遍经济类的文章,他在研究人类行为时分析问题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竟然用成本和收益来衡量。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去家门口的菜场买白菜,发现是1块钱1斤,正想买的时候你看了下朋友圈,另一个朋友在郊区买白菜,只要8毛一斤。这个时候你会坐半小时公交去买白菜吗?显然大部分人是不愿意去的。
问题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来回还需要公交费2元,买10斤以上去郊区划算,买10斤以下在家门口划算。但即使你数学很好,把这个算清楚了,那我问你,如果你只买20斤白菜,你会去郊区买吗?
大部分人还是不会去,有人说只省2块钱却跑那么多路不值得。这个时候那个经济学家出场了,他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实,人们在算一个事值不值时,除了看付出的金钱成本,还有一个隐性的考量,那就是机会成本。
那什么是机会成本呢?简单解释下,同样一个小时,你本来可以工作挣30块钱,但你却看电视了,少挣了30块,那么这30块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再回到刚才那个买白菜的事,你如果省去来回路上的时间去工作可以挣30块,而买20斤白菜只能省2块钱,这样你跑一趟反而损失28块!所以你不愿意跑,你可能没有按这个思路算,但心里隐隐有把算盘。”
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都会有机会成本!!你单位时间内能创造的价值越大,你做其它事的机会成本越大!!用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你花费时间是有成本的!
接下来,我也尝试着用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几个问题。
一、越是有钱人,对钱的敏感度越差,而对时间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
你有算过吗?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天值多少钱,算完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在什么阶层。
网络上有个词一直比较火,叫做放弃你的“无效社交”,说很多社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没有浪费时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时间本身不值钱的时候,就会很难判断哪些是有效,哪些是无效。
因为即使节省了所谓无用社交的时间,多出来的时间,也没有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更谈不上产生更大的收益。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放弃无效社交就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正如另外一句被说滥的鸡汤,说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实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伪命题,浪费的前提是先得有价值呀,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价值本来就低,哪来浪费可谈呢。
就好比谈恋爱,你判断一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的标准,不是看他是不是和你在一起,而是他为了你,拒绝了多少个喜欢他的女孩。
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别,就是一条:他的时间成本有多大。
当财富达到一定高度后,你其实自然就会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时间,你一小时元和一小时0元甚至一万元,分量当然是不一样的。一个人财富的积累程度和TA对时间的吝啬程度,一般都是成正比的。
这时候就会发现,你舍不得花两三个小时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因为花的时间比电影票贵太多,如果电影还不好看,那简直要骂娘;你舍不得花时间和没有深交的朋友吃吃喝喝聊些有的没的,于是你自然摒弃了无效社交。你舍不得买东西的时候货比三家,而更倾向于宁可花多点钱来过滤,你不是用时间换钱,而是用钱换时间。
能用钱解决的时间,就不要花时间——这句话开始成为你的信条。
二、为什么学霸会更努力?
越是学习好的人,越努力;越是学霸,越珍惜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在乎什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什么!!
对于学生,他们没有接触社会,没有挣钱,所以衡量他们的行为,不能用钱。只能用他们最在乎的东西去衡量!
比如学霸,他们最在乎分数,在乎自己在班上或年级的名次,所以他们的时间是可以创造分数的!假设算下来,他们差不多5个小时可以提高1分。那么如果休息,意味着他们将损失分数,而这个事是他们不能容忍的,尤其是他们的分数或名次与比他好的人差的不多的时候。
学霸不是不愿意休息,而是休息付出的成本太高,所以没办法休息!!
三、为什么学渣,怎么劝还是不愿意读书呢?
首先,必须先明白,学渣最在乎的是什么?知道他们在乎什么你才能知道他们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学渣的成绩长期稳定在班级后面……所以他们已经对成绩、对名次无所谓了。他们渐渐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