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国产片我觉得内地电影审查又前进了
谈《我不是潘金莲》之前,先跟大家说个段子。
某快递公司在双十一到来前特别召开备战攻坚研讨会。会开了一整天,导致快递员没时间派件,快递爆仓了。对此,大家不免发出“官僚主义害人不浅”的感慨。对“官僚主义”的讽刺,恰恰是《我不是潘金莲》最容易被观众感知到的用意。
《我不是潘金莲》海报
推出《一九四二》、《私人订制》两部评论反响一般的作品后,年届六旬的冯小刚连着两年没有执导电影。年,他接下了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的活;去年,他更是“不务正业”地主演了《老炮儿》,还顺道拿了一座金马影帝奖杯。
今年,冯小刚终于带着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回归电影导演的行当,作品类型也依旧是他最广为人知、最拿手的喜剧。只是这一次的喜剧,不再大家印象中的“冯氏贺岁喜剧”。
《我不是潘金莲》此前曾经历过一次调档,有传闻称影片因审查未过关,需要继续调整,才不得不延期至11月18日上映。我们在影片调档之前观看过一版在中国传媒大学放映的《我不是潘金莲》,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那一版与首映版并没有任何区别。
以下内容含剧透,请谨慎阅读《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我不是潘金莲》的主人公自然不是潘金莲,而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李雪莲。十年前,她与丈夫秦玉河为了分到一套房子,办了假离婚。结果,秦玉河在假离婚期间跟别人结了婚,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气不过的李雪莲想要告秦玉河讨回一个公道,但告人没告成,却被前夫折腾出“你叫李雪莲,我怎么觉得你是潘金莲呢”的说法。
为了纠正这句话,李雪莲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继续上访,与各级*府官员不断交手。原本只是农村妇女的李雪莲逐渐变成了各级官员眼中小白菜+窦娥+潘金莲三位一体的难缠角色。一桩普通的离婚案件,也从芝麻变成了西瓜,它不仅牵涉到当事人的,还牵涉到官员们头顶上的乌纱帽。最终这个让李雪莲心心念念意难平,让官员们提心吊胆的案件,却以众人都料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我不是潘金莲》先行版预告
《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他同时也担任了电影的编剧。对于影片的剧本,冯小刚曾在与观众交流时表示:“最应该感谢的是刘震云,我只是一个执行导演,我负责把他的剧本拍好”。如果读过《我不是潘金莲》的原著,你就会明白冯小刚所言非虚。刘震云自己担任编剧更确保了电影对于原著精髓的保留,而冯小刚对于这个文本的电影化处理,则让这个故事以真正适合银幕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不管观众在观影时是笑了四十多回还是八十多回,《我不是潘金莲》都不是那种让你忘却现实烦恼,开怀大笑的喜剧电影。影片的故事植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它可能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也可能会降临在任何一个国人身上,它的幽默是真正中国式的黑色幽默。
冯小刚的一直擅长在影片中塑造各式小人物,《我不是潘金莲》中范冰冰出演的李雪莲同样是个普通人。与其说她是主角,不如说她就像个引子。但她一个人的经历却也牵出了官场乃至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
《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与各级官员的交流对彼此来说都是对牛弹琴
李雪莲与前夫的假离婚弄假成真,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她钻了规定空子的自食其果,她的行为于法律上来说并不占理。对此,她自己也十分清楚。与《秋菊打官司》的女主人公一样,李雪莲表面上是要告状,实际上是要讨个说法,是要寻求他人的理解与认可,这种诉求对于生活在乡土环境中的人来说,十分自然。
但现代的法治社会却要求“法不容情”,影片中的各级官员更不会也不可能去理解一位无权无势的乡村妇女。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李雪莲与官员们分裂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他们之间的对话,只能用“对牛弹琴”形容。
深具现实意义的还有影片对于内地官场百态的展示,虽然现如今*府机构的工作人员都统称为“公务员”,但银幕内外的人似乎都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道理不疑有他。只是“民”的生活要“官”来做主,但“官”的去留“民”却无权插手。
《我不是潘金莲》中,李雪莲面对无法帮她解决问题的各级官员束手无策,但是县长郑重(于和伟饰)却可以对属下说出:你不能解决问题,我就换个能解决的人来。而果农(范伟饰)的出场,让影片的批判性又提升了一层,不愿承担责任、擅于推诿的又何止是影片中的那批官员。
《我不是潘金莲》剧照
上一部以如此直白、直接的方式展示官场的内地电影,可能还是三十多年前的《黑炮事件》。不知是不是巧合,《黑炮事件》的导演*建新、主演高明在《我不是潘金莲》中也扮演了两个非他们不可的角色。
影片中,带给观众惊喜的演员更不只他们俩。毫不夸张的说,《我不是潘金莲》中老中青三代内地男演员演技集体在线:高明饰演的首长鼓着掌出场的方式比新闻纪实还 ,年轻的大鹏发际线也有戏,饰演马文彬的张嘉译就连假发套都会演戏。影片的女主角范冰冰同样贡献出她演员职业生涯中 挑战也最有颠覆性的表演。
《我不是潘金莲》说书版预告片,冯小刚的旁白在影片中发挥了一个起承转合的作用
就像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尝试了3D/4K/帧格式一样,冯小刚也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尝试圆形+方形的银幕画幅。对此,冯小刚直言:“就是想玩,就是想做点出圈的事儿。”从观感而言,这两种不常见的画幅为影片营造出了某种间离效果,你知道你在观看一个故事,但它们并不妨碍你代入并且理解这个故事,反而让你更加希望一探究竟。影片中 的一场床戏更因为使用了圆形画幅显得尤为精妙,冯小刚与摄影师罗攀对于镜头的掌控功力可见一斑。
如果你会震惊于影片对于现实的指涉性,你也同样会对华语电影的未来充满期待。
先期评论《我不是潘金莲》看似是个喜剧实则是透过小小的农妇串起来整个社会的缩影。张嘉译有句词说的好,每个人都是为了帮农妇解决问题还是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呢?这问题导演借演员口说出来,也是观众每个人都想问的。为这一问点个赞。另外,人代会的戏太牛逼了,隔空被震慑了,给演员点赞给广电总局点赞。——季小文看《我不是潘金莲》的时候完全投入了故事,这就是一部标准的剧情片,这里面无关乎多少爱情,也没有多大的悬疑成分,就说的是一个小女子的伸冤之路,发人深省,有点黑色喜剧的意思,这么多男人都在算计一个女人,狠!——崔汀
当李雪莲进入北京时,列车驶过隧道,镜头由圆转方,背景乐起,无法忘记的时刻。许多评论想必也会解构这之后的深层意义,而冯小刚说,他就是想玩玩儿,并且圆形构图还来源于中国古代山水作品那些圆形书画的灵感——如此直接诚白,正如创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作品一样,意义的解读与最初创作者的想法有无出入,并不重要。你感受到什么,都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局歌
《我不是潘金莲》首映礼上,映前有“冯小刚喜剧电影20周年”纪念活动,张国立、大鹏等慷慨陈词,回味当年。但最令我感触的是,中间的大银幕上轮播的冯小刚电影混剪:《甲方乙方》、《没完没了》、《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混剪中是一条冯小刚走过的路,而当年的小品喜剧尤让人感到亲切和怀念。《我不是潘金莲》在某种程度上回归了喜剧这条路,但又开拓出不一样的类型:并全非圆形+方形画幅交叉运用的技术探索,更从荒诞中勾勒出国家的画像。那一堆十多年前的市井小民呢?不见了。融合了。上升了。名字改成“中国”了。社会阶层撕裂出断层,如“通天塔”般隔开一类又一类人,李雪莲跟他人讲不清自己不是潘金莲,这不是讽刺,这是当下的生活。——猫头
这都11月了,看样子《我不是潘金莲》要稳进今年华语电影的Top3。没想到《私人订制》之后,冯小刚还能来这么一手。影片中人大代表开会的桥段开始跟大家在《新闻联播》里看到的一样,“下面的就不要拍了”之后的内容才是“真”的精彩。一帮子衣冠楚楚巧言令色的官员在威胁到他们乌纱帽的李雪莲面前,全都现了原形。于普通人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权贵们失去权力的光环更好笑,更幽默。就在大家乐不可支的时候,范伟的出场立马给了众人一个大嘴巴子,普通人又能好到哪里去。我到现在想想还觉得脸疼。——巴小迪
时光网出品
↑↑↑长按北京白癜风价格是多少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