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圣平台涂华新老师主讲柴胡桂枝汤

 

仲圣平台涂华新老师主讲柴胡桂枝汤

导师简介

涂华新先生,男,出生于河南南阳。河南省知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涂氏中医正脊术创始人。现就职医院中医科,医圣仲景经方医学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据县志记载唐河县涂氏祖上有涂金鏊(-)弃官从医,归里后以经方悬壶,被传为美谈。其对《伤寒论》造诣颇丰,有《伤寒杂证》(两卷)《杂症指途》《脉诀》等传世,相传有《涂氏墨书》三卷保存完整流传于今。因其家学渊源,涂华新先生初入临床即以经方为专,临证二十余年来,诊病皆以伤寒经方为主取效,在大量的临床治验中,逐渐形成了遵循原方原量原比例这一运用医圣经方的基本特色。

方歌:小柴原方取半煎,桂枝汤入复方全,阳中太少相因病,偏重柴胡作仔肩。

相关条文:(1)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发汗多,亡阳讝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方组:桂枝(一两半去皮)*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煎服方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柴胡桂枝汤应用案例

1、湖北省宋奎医生案例:

患者:杨某

性别:男

年龄:11岁

初诊日期:年6月20日

畏寒,发热,呕吐,伴全身酸痛两天。两天前不明原因出现腿痛,其母以为是生长痛;晚上发热39度,呕吐,怕冷,给于解热药,感冒药,热退,第二天症状如初,寒热往来;体温38、7,苔白微*,脉浮数。

处方:柴胡桂枝汤

方组: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芩20克*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二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效果:上述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

2、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赵某

性别:女

年龄:67岁

初诊日期:年2月5日

症状:双肘内侧疼痛月余,每天中午12:30突然开始剧烈疼痛,至下午1:30后开始逐渐停止,初时尚能以止痛药忍受一时,近数日服止痛药而疼痛仍不能停止。其凄惨哀嚎之声、躁动不安之状彻于门诊内外。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桂枝改肉桂)

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参20克*芩20克炙甘草20克肉桂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嘱:停服其他药物。

二诊:年2月9日患者自诉仅昨天(8日)未发生疼痛,其余时间仍发作疼痛难忍。

查: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调整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

方组:制附片15克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芩20克*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三诊:年2月11日,双肘内侧疼痛基本未再发生,仅偶尔有发作,但疼痛轻微,断续发生。

以上方五剂。治疗效果:后疼痛未再发生,停药。

3、湖南省万绪金医生案例:

患者:周某湘乡人

性别:男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年5月28日

主诉:头晕、心慌、多汗两年,加重十天。

查:体胖,头晕、心慌、大汗淋漓,四肢冰冷,汗粘,头晕欲吐,失眠、口渴、乏力、畏风、手抖;舌苔白厚,脉细数;血压/,餐后2小时血糖21mmol/L。

相关条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超微中药)柴胡2包*芩1包*参1包附子2包桂枝2包法半夏2包白芍1包炙甘草1包龙骨2包牡蛎2包大枣1包(由于使用的是超微颗粒,按照含量比例使用原方)

煎服方法:生姜45克熬水泡上药,一日两次,连渣服用。

嘱其第二天空腹测血压,血糖

5月29日:空腹血糖17、5mmol/L;血压/80

述:汗出好转,手摸皮肤微潮,心慌,头晕欲吐消失,畏风、手抖好转

原方七剂

每天电话随访,5月31日:头晕,心慌,大汗等症全无,精神状态好转,空腹血糖13、1mmol/L

4、湖南省万绪金医生案例:

患者:付某湖南湘乡人

性别:女

年龄:43岁

初诊日期:年11月8日

病史案例:颈两侧不舒,颈肩僵硬,心悸,头晕,面麻,肢冷,双手麻木疼痛,右手甚;CT显示C3/4C4/5C5/6C6/7椎间盘重度突出,脊髓受压,C5/6C6/7椎管狭窄,颈椎出现曲度变直,医院建议手术治疗。

查体:口干,大便偏结,舌淡边齿痕,苔薄白,脉濡缓,形体消瘦,自汗恶风,神疲乏力,失眠。

处方:柴胡桂枝各半汤加附片

组方:(超微中药)柴胡1包桂枝1包芍药1包*芩1包半夏1包炙甘草1包人参1包生姜20克附子3包大枣6枚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

服用方法:生姜切片,大枣撕开煎水冲泡超微中药,分两次温服。

辅助治疗:针刀,颈2椎板,项平面(即风池、风府穴)颈6,颈7横突,右肩三肌,喙突,十天一次。

二诊:11月21日颈部僵硬感减轻,头晕,肢冷,走路时头晕重点,手麻、面麻、自汗畏风减轻,舌淡苔白。

调整处方:桂枝加葛根汤合真武汤

方组:(超微中药)附子3包,生姜45克,白芍3包,茯苓3包,白术2包,桂枝3包,炙甘草1包,葛根4包,大枣12枚。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

服用方法:生姜切片,煎水冲泡超微中药,分两次温服。

辅助治疗:神经触激术

三诊:年1月16日头晕痛,颈部不适好转,肩部不适减轻,自觉精神状态,脸色好转;但还自觉不能干太多活,会有点累,脉沉细,稍弦,舌淡红,苔薄白,边齿痕,临床检查是颈肩区仍有压痛点。

调整处方:葛根真武汤

方组:葛根4包麻*3包桂枝3包赤芍2包生姜45克大枣12枚炙甘草2包附子4包白术2包茯苓2包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生姜切片,大枣撕开,煎水泡超微中药,分两次服用。

辅助治疗:颈部拨针。

四诊:年3月20日,诸症消失,想继续调理一段时间,脉仍比较细缓,舌质淡,苔薄白,面色红润,肢温,大便可。

处方:补肾合剂

方组:(超微中药)附子3包白芍2包阳火2包茯苓2包白术1包菟丝子1包龙骨2包牡蛎2包肉桂2包生姜45g

效果:电话随访至今,无不适。

嘱:注意休息,营养,锻炼。

(由于使用的是超微中药,所用处方严格按照原方原量的配伍比例使用药物剂量)

5、福建省冉小春医生案例:

患者:陈某 晋江人

性别:女

年龄:39岁

初诊日期:年12月23日

症状: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右上腹胀痛,发热怕风,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苔薄白,市医院B超胆囊炎,胆结石。

处方一:柴胡桂枝各半汤加减

组方:制附子30克 柴胡60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生*芪20克 *参20克 炙甘草15克 制半夏60克 生姜25克 干枣6枚 

剂量: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毫升水先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用小火再煎30分钟,余下药水,分三次热服。

忌:绿豆,辛辣之物。

处方二:正脊一次,腹胀痛锐减

复诊:年1月3日 右上腹部不痛了,所有症状明显减轻。

   原方二十剂

6、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刘某 唐河上屯镇人

性别:女

年龄:55岁

初诊日期:年10月7日

症状:每晚低烧,恶寒,乏力,半夜乃止,胃中及两胁下胀痛,打嗝,微恶心,心悸,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一诊处方:柴胡桂枝各半汤加味组方:制附片15克柴胡60制半夏20克*参20克*芩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小茴香15克生姜25克(切片)干枣六个(撕开)剂量:三剂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二诊:10月10日

诸证均已唯余胃及两胁下胀痛未完全消除处方:大柴胡汤加味组方:制附片15柴胡60枳实30赤芍30*芩20生大*15制半夏60生姜45(切片)大枣6个(撕开)剂量:三剂服用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

后特来告知胃及胁下不胀痛了,求再开药以滋巩固。嘱:其用附子理中丸巩固

忌:绿豆及绿豆制品。

7、涂华新医生案例:

患者:徐某唐河县人

性别:女

年龄:76岁

初诊日期:年8月3日

以前曾因活动不慎,至胸肋一带疼痛,近几日因做家务而加重,咳嗽、走动、呼吸均疼痛呻吟,医院诊治。舌淡红,边有齿痕,舌下瘀络明显,脉沉缓。处方:柴胡桂枝汤加牡蛎、小茴香方组:柴胡60克制半夏*参*芩炙甘草桂枝白芍各20克生姜25克(切片)大枣六枚(撕开)牡蛎20克小茴香15克煎服方法:三剂,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5分钟,分三次温服。二诊:8月11日再诊,服前药后已经不再疼痛,行动如常,原方两剂以备不时之需。

8、福建省陈阿亮医生案例:

患者:施某

性别:女

年龄:24岁

初诊日期:年10月28日

患者形体消瘦,头晕头痛,面色无华,口干,恶寒发热,体温39度8,饮食欠佳,舌质暗,苔薄而干,脉弦数。(2天前突发高烧40度,医院求治。今天又复发而求治于本站)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制附片15g柴胡60g*参20g生姜20g(切片)*芩20g炙甘草20g制半夏20g红枣6个(撕开)桂枝20g生白芍2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毫升冷水,将中药浸泡30分,用大火烧开再调小火煮20分钟,然后去药滓,将煎好的药水分成3次,饭后温服。

嘱:忌绿豆.绿豆芽及辛辣.冷.冰.冻制品等。

二诊:体温正常,饮食二便正常,诸症消失。

嘱多喝温水。

9、河南省焦仲瑜医生案例:

患者:卓某性别:男年龄:49岁初诊日期:年11月11日感冒十余天,在其他处输液五天,用药不祥,现症状,头闷,身困,心烦,关节僵疼,不想饮食,满腹胀闷不适,失眠,精神不佳,舌苔白腻,脉滑数,血压体温正常。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牡蛎小茴香方组:柴胡60g明*参20g半夏20g*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生白芍20g牡蛎20g小茴香15g生姜25g(切)大枣六枚(撕)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用水mL泡20分钟,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饭后热服二诊:病人诉:“回去喝上一次症状好了三分之二,又喝一次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感概,以前从不认为草根树皮能治病,这三剂中药让我心服口服,以后有病也不输液了”

10、刘继昌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二尖瓣狭窄

患者:宋若飞河南沈丘县人

性别:男

年龄:46岁

初诊日期:年正月初六

年前因与家人生气,出现心慌气短,医院诊断为二尖瓣狭窄,输液一周无效,于是找我用中药医治。病人面潮红,脉弦细,心下、两胁胀满,舌质嫩,苔薄*滑。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芩20克*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牡蛎30克小茴香30克

剂量:六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加水4碗,浸泡2小时,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一天温服,服药后避风

出微汗。

治疗效果:农历正月二十,该病人带妻子来我诊室,说他所有症状消失,再拿几副巩固,另外希望给用中药给妻子治病。

11、刘继昌柴胡桂枝汤加味调治子宫癌

患者:毛海芝周口沈丘县人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年正月初四

主诉:因患子宫癌,医院做手术,刚切口,手术医生看满腹腔都转移了,立即又缝合上,让病人回家准备后事。

病人随后找我用中药治疗。病人面萎*,脉弦细,舌红,胎薄白,平时爱生气。小腹部按之石硬。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柴胡60克制半夏20克*芩20克*参20克炙甘草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龙骨30克牡蛎30克小茴香30克制附片30克怀牛膝30克

剂量:五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水开后再煮30分钟,分三次一天内服,药后避风出微汗。另外用药物涂抹肚脐。二诊:病人好转,面现笑容,全身比以前轻松。

效不更方,原方五副。

三诊:病人精神较好,腹部较以前松软,唯有饮食还少

处方:桂枝人参汤加味

方组:桂枝60g炙甘草60g白术45g*参45g干姜45g制半夏30g白蔻16g砂仁15g制附片15g

剂量:三剂

然后仍用原方五剂治疗。

现在该患者,饮食,精神均较好,仍在治疗中。

12、王遂林:柴胡桂枝汤加葛根治疗高热一例

患者:田xx

性别:女

年龄:31岁

初诊日期:年4月14日

就诊前已发热三天,服药无效,因有小孩(6个月)不想输液所以想服中药治疗。

症状:头晕,不思饮食,发热,恶心,恶寒,出汗,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四肢骨节烦痛,大便五六日未解,发热39.4度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20g生姜20g大枣6枚(撕)柴胡60g*芩20g*参20g旱半夏20g葛根60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加水ml,浸泡2小时,水开后再煮20分钟,分三次一天温服,服药后避风,出微汗。

服药一小时后,无汗,又服第二次毫升,服后少许,岀汗。体温降至38.4度C,二小时后,服第三次。

4月15日,第二付的 次服完,体温已降至36.5C,大便已下。药服完后,此病痊愈。

体会:

葛根,既可舒缓骨骼之肌,又可松驰脉络之肌。其温可扩管,散可解肌;发表解肌可治酸痛,舒缓肌肉可治肩凝;扩张脉络,可降血压、通心脑。故知葛根为温通之圣药。

柴胡,桂枝:柴胡重在解热,桂枝实为解表,故柴胡、桂枝联合可解表热。

13、广东省魏文著医生医案:柴胡桂枝汤治外感案

患者:林某

性别:女

年龄:25岁

初诊日期:年4月21日

主诉:恶寒发热、乏力咽痛1天。

现病史:1天前吃醋泡鸡爪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未测),咽痛,自行泡脚后汗出发,热不明显,仍咽痛,伴汗出、乏力、身痛、心悸、恶心,纳差,于今晨来诊,舌质淡红,苔薄白,右脉浮数。查体:T:37.5°C,咽充血,滤泡增生。

诊断:太阳少阳合病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连翘

方组:柴胡60g*参20g炙甘草20g*芩20g大枣6枚(撕开)制半夏20g桂枝20g白芍20g连翘60g生姜20g(切片)

剂量:1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用水0ml,大火煮开,再煮20~30分钟,取汁ml,分三次饭后热服。

二诊:年4月22日

服药后诸症消,唯余咽部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弦数。

诊断:少阳郁滞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方组:柴胡60g*参20g炙甘草20g*芩20g大枣6枚(撕开)制半夏20g连翘60g生姜20g(切片)

剂量:2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后遇诉服药后症消,唯大便溏泻2日,知其体弱,故病即表现为柴胡桂枝汤证。

14、三门峡市张红*医生医案: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持续低热

患者:程某

性别:男

年龄:61岁

初诊日期:年4月16日

主诉:下午3—4点低热,20余天,发病时体温37.5度,背冷。多次治疗不愈。

查:病人面色*暗,没精神,不思饮食,脉沉细,舌淡苔白腻,小便正常,睡眠可。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

方组:柴胡60g半夏20g*参20g*芩15g炙甘草20g桂枝20g生白芍20g生姜20g(切)大枣6枚(撕)厚朴15g茯苓20g

剂量:3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凉水0ml泡30分钟,水开再煮3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十天后,其妻子来买药,说吃了一剂中药后大大减轻,浑身轻松,三剂药服完痊愈,饮食大增,精神好。

医生感悟:这是学习经方回家后,用经方治疗效果最快 的患者之一,感谢涂老师,感谢仲景经方团队所有的工作人员。

怀经方的朋友,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我们会为你提供:

优质中医文章、实时资讯更新、

中医技术学习-针灸、正骨、、

疑难杂症、手诊脉诊等,加速中医人才技术的进阶。

重要的是,为您解答心中的疑难困惑!

既然我们今天得以结缘,

那仲圣平台就先送您一份礼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cp/32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