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荫堂传记江北蓬先生二

 

吴荫堂传记

(江北蓬先生二)

人物介绍

叶永清(年7月~年10月),浙江兰溪叶氏派堰头医派、吴氏回回塘医派的传人。曾任寿昌县卫生工作协会主任,医院副院长、杭州市*协委员。年评为浙江省 中医师称号。从事中医事业六十八年,由于珍务繁忙,仅撰有《血证问答》及《临证选录》等书。

★目录★

01

萌动的心

02

拜师荫堂,得偿夙愿

03

答疑解惑,点亮明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萌动的心

在叶永清未拜吴荫堂为师之前,有一件事对他影响极其深刻。

有一年,七月盛夏,火辣的太阳炫耀着他的威武,以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闷热无风,屋子里椅席炙手。

叶永清到姑姑家回回塘村有点事,顺便到姑夫吴荫堂诊室处观摩。突闻,诊室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只见一群人个个汗水浸衫,气喘吁吁地抬着一位患者,边跑边喊:“吴先生救命!”。

叶永清朝那人望去,也吸了一口冷气。为什么?因为这位患者正在吐血。

吴荫堂让病人躺着,只见患者面色苍白,胸前衣襟血迹斑斑,急问其由。患者说:“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大口吐血不止”。

于是,吴荫堂诊了脉,脉象洪数,再看患者有烦渴欲饮,舌红少津,嗳逆但无咳嗽。他分析是暑热内迫,激动了血络,而导致吐血。

当时,由于受医疗条件限制,判断哪个脏器出血,一般都凭症状。如血从呼吸道出的,多伴有咳嗽,属肺脏;从消化道出的,多伴有呕吐,多属胃。看这个吐血的势头,肯定是胃里出血。

诊毕,吴荫堂便说了一句:“没事”。

然后提笔开了一个自拟的清暑止血汤,就四味药:鲜扁豆花一两,鲜茅草根一两,鲜藕节一两,鲜芦根二两。嘱咐快去采来,速煎服。

这张药方开出来,患者家属们一看——都晕了!

在过去那个年头,人们最怕的就是吐血病。这样一个严重的吐血病,您就开了四味药,而且这四味药也太简单了一点吧,农田边、水塘边多的是,能治病吗?

叶永清当时也有同样的想法:“那么严重的吐血病,面色苍白,凭我有限的医学知识分析,野生别直起码要用一点。”

过不了多久,药采来并煎煮好服用。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时,病人药喝进去不一会儿,居然就不吐血了,苍白的脸也逐渐红润起来。

吴荫堂再次诊脉,脉象洪数转为缓和,然后说:“没危险了,可以回去了”。

患者还是有点疑惑:“是痨病吗?”

吴荫堂:“不是。”

患者:“不用吃药了?”

吴荫堂:“你是暑热出血,无妨,就这几味药煎着吃,休息几天就可。”

您瞧瞧,吴先生的医德。隔一般人,总会开一些药叫你带回去,调理调理。

人们常说:“医药饭,是良心饭”,确实如此。只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修炼成仁爱之术。这才是对“医乃仁术” 的诠释。

顺便科普一下中医的“暑热吐血”病的知识。

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其特点:

一,伤人急速,径犯阳明(阳明称为阳明经,简称胃经,是中医术语。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的来源,古人认为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清代, 温病学家叶天士说过:“热地如炉,伤人最速。”因为暑热病邪侵袭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一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即叶天士所说:“夏暑发自阳明”

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卫分、气分。

叶天士创立了治疗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即治疗温热病分个四个阶段。

(1),卫分证。指温热病初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喉咙痛、咳嗽。

(2),气分证。指温热病卫分的表证不解,继续发展,往往传入气分(内传脏腑),或由暑热直中。此时正盛邪实,就导致脏腑功能亢奋而出现以烦渴、壮热、大汗出为特点的气分实热证;严重的可出现腹痛拒按、谵妄、吐血等症。

二,暑性酷烈,耗气伤津。

暑热逼津外泄,大汗淋漓而致津液损伤;气随津泄,导致气津俱伤。

患者离开诊室后,叶永清按忍不住心中的想法,就虚心向姑夫请教:“这位病人吐了那么多血,面色苍白,为什么不用补法。”

吴荫堂见叶永清有些不明白,就将暑热引起吐血的原因解释了一番,说:“夏热暑盛受邪,多发于阳明。暑为火热之邪,侵犯阳明,激络动血,血必湧吐而出。因阳明属胃,多气多血之腑,血被邪热所迫,必然暴湧而来。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

吴荫堂接着说:“不要一见到面色苍白,出血多就思补剂。要仔细观察脉象和证候,其人脉象洪大,烦渴思饮,均表现为内热。”

叶永清听了,赞叹不已,但对用药还有点疑惑,问道:“那为什么用鲜白扁豆花呢?”

吴荫堂回答说:“暑必挟湿,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易致吐逆。白扁豆花有健脾化湿和中止逆作用,用鲜品有清热生津作用。这样与其它三味药配伍,具有清热止血,生津和中作用。”

为什么古人开方子,寥寥几味药却能去病,因为他们对“本草”的研究特深,对药性把握得很清楚,拿捏的很准确,往往是几味药就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后人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

姑夫吴荫堂的形象在少年叶永清心中瞬间高大起来,叶永清瞪大眼睛,好奇地听着。

叶永清对姑夫的学识敬佩不已,心想,如果我以后能够像姑夫那样,该多么的好啊!

这个想法,像一粒火种播种在叶永清的心里。后来在吴荫堂的指导下,这粒火种发出耀眼的光芒。

后来叶永清行医时也碰到了这样的病例。

有一位患者,长夏时节,溽暑炎蒸,空气中弥漫着热浪,庭院里的树荫都失去了清凉,仿佛一切都要溶化了。此人远出方归,忽然吐血湧吐盈盆,心烦口渴,发热溺赤,脉数而洪。叶永清诊断后,认为是暑伤阳络而出血。以白虎汤加清热止血药,服药后热退身安,烦渴顿除,血亦遂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用老师吴荫堂的清暑止血汤。

如果您这么问,说明您不了解中医治病的思路。中医治病的真谛是辨证论治,有不同的证用什么药。那次没有发热、溺赤,而这次是发热、溺赤,里热更重,情况就不同了。虽然是同一种暑热吐血病,但病情有轻重之分,治法当然有所异。

也可以这么说,叶永清不是一个墨守陈规之人。他是用老师的思路,但是在具体的药味上,他会根据疾病的变化、深浅来修改,这是活用的表现。

其实,历代医家们,他们的学问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是通过努力学习,临床上反复锤炼,总结得出的经验。

后来,叶永清把老师治疗暑热吐血病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都写在《血证问答》书中,第60问:暑伤阳络而出血者,其症状与治疗之法如何?

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细述。

二、拜师荫堂,得偿夙愿

几年以后,他的愿望实现了 步,拜吴荫堂为师。

回回塘村与叶永清家派堰头村,相搁不过二、三里地。回回塘村以四周皆筑有围墙而得名,以吴姓居民为多。相传为防强盗抢劫,吴氏先祖们筑此围墙,皆因取其“围”与“回”同音,衍生出“回回塘”村,寄寓浮生,心怀长住之意。

村庄四周全封闭,村民出入由东、西、南、北五个车门进出,面朝砚山的叫大车门,村民外出,骑马的、坐轿的都由此门出入;东北方向有二道门,其中一道门通往后山(估计是村民遇到不测时避难之地),村内有一小学操场(当年操场上停满了外地来就诊病人的车马)。整个村落好像是个世外桃源、像山寨、像城堡。

说句实在的话,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里,这种“围墙”只能防防小偷,和小股土匪强盗的干扰。遇到稍强点的土匪强盗,甭管你是穷汉还是富翁,笃定都背起家当往后山上跑。

是何年何月筑围村庄,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它是目前江南村落比较少见的古建筑风格之一。但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那斑驳错落的古老印痕,诉说着昔日残阳斜晖的流连,风雨淋漓的眷恋。目前,围墙、车门都巳荡然无存,只能让后人赞叹它曾经的存在,或许现在的它,只是妆点村落的点缀品,但古建筑风格值得回味的。

吴荫堂的大宅,是祖辈留下的遗产,是一座方方正正,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中间是一个空旷的天井,两旁有对称的厢房,天井外侧有二间房和一个客厅、天井内侧也有二间房和一个客厅。另外还有厨房三间、柴房五间。吴荫堂看病的诊室,就设在大门旁的厢房内,诊室正面刚好面对着大天井,诊室内有一张长条桌,旁边有一箩扁(放诊金用,放多少自愿),室内四周布满了长条形凳子,以方便病人休息。

叶永清随师学习开始了,当时只能站在老师座椅后面“侍诊”,还不如现今的见习生呢。主要熟悉老师的诊病方法。例如,如何问诊、望诊、切脉,还要熟悉老师的用药风格。虽然是基础学习,沟通不多,应该说收获颇多的,见老师用过的药,心中有数,以后自己就敢用。

三个月以后,随老师抄方搭脉,自己去感觉一下,叶永清会提一些问题了,吴荫堂会认真回答。也可以这样说,当叶永清没有能力提问题之前,吴荫堂与他是没有沟通基础的。只有叶永清可以提问题了,他们才会有沟通,吴荫堂再给慢慢地讲解。好比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还得你是铁质。

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率,老师的讲解就容易理解,一切都从提问题开始,从问题中进步。

这是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是以学生的感触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基本功就扎实,就不会以书本上的理论,代替自己的眼睛。

吴荫堂特重文工修养,教徒特严,既授医理,亦教古文。由于叶永清只念五年私塾,古文根底还是比较浅薄。吴荫堂认为没有古文知识,此业难以立足,更不可能登堂入室。故在诊余或早晚间,督促叶永清学习《古文观止》等古文书籍,以补习他薄弱的古文根基。

年内,他给叶永清制定了两套学习方法:一是补习古文知识。二是从源到流地学医,先从《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杂病》,继而金元四家,明清各家都要细读。重要篇幅要背熟,书本不熟不得临证;书法不好不准开方。并教导叶永清说:“读书没有什么诀窍,只有在弄懂书中的内容之后,再反复朗读背诵,才能受用一生。”

吴荫堂先生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世界上根本没有天才,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制造像天才一样的人。

还好叶永清在家已打好厚实的功底,不然的话,那么多书要读要背,够他受的。

学医不易啊!学中医更不易!

有人形容中医“十年读书,十年临证”,方能有成果,确非虚言。

叶永清在接触到吴荫堂的医学思想后,深受震撼,更加认真研习,字字吃住,句句吃透,力争把每个问题都搞清楚。但对有些问题还是一知半解,吴荫堂会引经据典,反复讲解,但叶永清理解似乎还是不深刻。

随着临床实践多了,吴荫堂会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结合病情逐一分析,并让叶永清背诵经文对照,使他逐渐领悟其中的含义。从而使叶永清学到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化。激发了叶永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牢牢记住这个知识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叶永清学医信念倍增,知识点越积越厚,临床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吴荫堂门诊极忙,方圆百里,慕名而来求治者络绎不绝,几乎是户限为穿。“回回塘先生”五个字在病人心中,不仅仅是尊称,更是健康与希望的象征。凡贫穷的人,非但分文不取,甚至相赠药金,深得百姓爱戴。

他读书宏博,学术渊深,经验丰富。他以诊脉望色为立方依据,多见奇效。他重视前人珍贵经验,但用古方,又往往师其意,酌情化裁运用,决不拘泥成规。同时,他很注重自己的经验积累,虽然忙,也多详细记录。他长于杂病治疗,尤精于血证。如妇女病、疑难杂症、咳血病等当时较难治的病,多能得心应手,功效卓著,故能驰名于当世。

当然,做名医是非常荣光的,但也是非常辛苦的。做名医的学生,也是个苦差事,如没有一定毅力,到时候保不准你会有半途而废的想法。吴荫堂门诊量很大,上午门诊,中午稍午睡片刻,下午继续门诊。傍晚坐轿出诊,有时半夜方能回家,甚至天亮都有,叶永清也跟师出诊,靠着两条腿跑路,也是相当辛苦的,还好年轻啊!

这里多插一句,吴荫堂的女儿吴爱秀回忆说:“我父亲白天看病很忙,傍晚还要出诊,他总是不忍心拒绝任何一位求诊的患者。有时轿夫抬轿抬到天亮方能回家,这些病人都是白天预约好的。有时回家睡觉后,迷迷糊糊中觉得,好像还坐在轿中摇摇晃晃起伏状。但是,有一点是雷打不动的,中午要休息片刻。”

您看,做医生已经做到这个份上,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他总是把济世救人放在 位,把“医乃仁术”做到了 。

三、答疑解惑,点亮明灯

叶永清对老师的应手常用的经验方,都一一记录下来。由于叶永清有一定理论知识,在吴荫堂耳提面命之下,接受尚比较容易。但吴荫堂反复教导他说:“医乃仁术,贵乎心专,务宜精益求精,法中求法。抱济世之心,起沉疴之疾,望汝等勉之”。

叶永清回忆说:“先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曾治一例反复鼻衄的病患,区区二味药就根治了此疾”。

这位病人流鼻血多年,多处求诊都不能治愈,拖了有好几年了,时好时愈。有时跟别人吃个饭,喝个茶的,一不留神,两个鼻孔的血就自己流了出来,很是尴尬啊。患者觉得这个病越来越严重了,而且脾胃也出现问题,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多方打听,才到吴荫堂处治疗。吴荫堂诊了患者的脉以后,觉得脉象虚小无神,舌、唇色淡白无华。看了前面医生的方子,都是清热解*,凉血止血的药。难怪病人肚子那么堵,原来脾胃功能彻底被破坏了(中医认为如果不恰当地使用寒凉的药物会伤到脾胃)。

这里要讲一下,中医脉诊知识。什么是虚小无神之脉?

虚脉人们往往认为脉象无力意思。而虚脉不仅仅就一种脉象,他是和其它脉象相结合的。前人总结出虚脉有:细脉、濡脉、散脉、短脉、微脉、弱脉等均为虚脉范畴。

同时还有脉大而中空、形大而力薄、散大而软、浮大而软等脉象也列于虚脉。如《金匮》所言:“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意思是说,平常没病的男子,这个脉挺大的,一按感到豁然中空的感觉,大而无根(挺大但不禁按),就是劳脉(虚劳病)。别看他现在没有什么毛病,但不可轻视。极虚脉,就是脉象按着一点没有力量,时有时无的,脉似跳似不跳的,叫极虚脉,也是虚劳病。

下面我们来看看吴荫堂对脉诊的认识。

吴荫堂在《医学初津》,“切脉说”中说:“脉理最为微妙,说脉愈详,指下愈乱”。他认为,脉诊对初学者来说,不能说得过于繁杂,那么多脉象,你都把它记住,到头来可能还是一头雾水,浑浑茫然,使人感觉有“浮空惊影之谈”。他把错综复杂脉象归纳为八种脉象,然后再把它串联起来,既抓住要领,又能举一反三。

八种脉象,即浮、沉、迟、数、细、大、长、短。然后进行互相之辨,如:“浮而数为表热;浮而迟为表寒。沉而数为里热;沉而迟为里寒。又须表里寒热四者中,审其为细,则属于虚;审其为大,则属于实。又须于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中,审其为短,短为素禀之衰,疗病须兼培其基础;审其为长,知为素禀之盛,攻邪务必绝其根株。此凭脉治病之秘法也。”

这样的学习方法,让人感觉,要而不繁,层次分明,简洁明了。使初习者既容易接受,又便于记忆。如把脉理讲得繁琐罗嗦,面面俱到,反而会引起初学者“消化不良”。

吴荫堂在《医学初津》中“切脉诗”对虚脉的表述是:“浮而虚甚,散脉靡常。浮而无力,虚脉气伤”、“沉而细软,弱脉虚寻(主血虚)”、“细主诸虚、蛛咝其象”、“细而小沉,弱脉失养”、“细而小沉,弱脉气殃。细而小浮,濡脉湿长”、“短主素弱,不由气伤”。也就是说,虚脉当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还有禀赋不强。

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脉诊是诊断疾病主要手段,而这个脉诊又很微妙,初习医者,常把脉诊作为难以攻克的大山。如教他先学28种脉象或32种脉象,保他一头雾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吴荫堂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他把八种脉象例为大纲,因为在每一种脉象下面都有许多兼脉,然后再把各种脉象贯通起来为目,就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脉诊,这样学脉诊就容易多了。所以,学习脉诊先从简单的分类方法开始,以简驾繁才能够逐步地由简到繁。

有人要问了,书上有 十种脉象,而《*帝内经》记裁了百余种之多。你说的才8种脉,是否搞错?太简单了吧!

错不了!虽然只有八种脉,却能衍生出很多脉理。对初习者来说,多了繁琐,少了不够。待日后经验丰富了,去学习一下《难经》、《脉经》,再反复实践,细心去体会,到那时您就是一个脉诊高手,爽吧!

话题跑远了,抱歉!我们还是回来,看看吴荫堂是如何治鼻血病吧。

吴荫堂判断这位长期流鼻血的患者,是脾虚气弱才导致“脾不统血”的,因此,开的方子就是温补脾胃的药,明*参一两,炮姜一两,清水同煎取汁代茶。

这个方子,用了几服以后,顿觉神清气爽,流鼻血的现象就减少了。

再多服一段时间,患者顽固性鼻衄就痊愈了。当时患者阖家欢欣,对吴荫堂感激得“恩同再造”。

真正的名医,用药并不复杂,简单的几样药就能治好病。

叶永清当时感到疑惑,既没有止血的药,也没有止血的成分,而且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肺开窍于鼻(中医术语,肺是呼吸的通道,鼻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所以肺脏疾病可以从鼻反映出来,而治疗鼻的病变时往往从肺入手),治疗应该从肺脏方面来考虑,怎么去治脾呢?

吴荫堂解释道:“鼻窍通于肺,而鼻衄与肺自然有关。然鼻为中土属脾(鼻头的部位主脾,鼻头的两侧鼻翼主胃),脾为统血之脏。凡诸血证无不与脾有关,而鼻衄岂有不同之理。况乎久流之鼻衄,安能不损及于脾,若欲使能统血,必得之脾之健运,而后才能有统摄之机,故以明*参补脾而统血,炮姜温中而守血,使卑监之脾,得以匡扶,俾失统之血,以冀宁谧。”

叶永清把老师的经验记录在《血证问答》书中。第37问:鼻血服凉药,而病反剧者,其故安在。并在书中赞曰:“此方何以不用潞*参,而用明*参,以明*参补脾之功胜于潞*参。先师处方用药之灵,独有心得。”

见习抄方一段时间后,就转入门诊实习。初诊病人叶永清看过以后,向吴荫堂汇报病情,再说明理法方药,说对了,就让开方子,然后再由吴荫堂把脉察舌审核。如病症不符合,不让开方,吴荫堂再给讲解病理。

此时的叶永清,只有常规的治病医术,尚不懂得更深的医道是什么。因此,很容易只看到一个局部,缺少宏观的视野和整体思维。

有一次,叶永清初诊时遇一例痰饮咳喘病。患者喘咳胸痞,痰饮清稀而量多,不得平卧,舌苔白滑,脉滑,稍恶寒。叶永清诊断为外感风寒,内停痰饮,认为是小青龙汤证(中医经典的处方,称为汤证。这是中医里的一个术语,就是以汤头对应的症候,来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以《伤寒杂病论》的汤证为多),乃执案报于吴荫堂审核。

吴荫堂察舌按脉后,说:“虽微恶寒,然未见发热,头身疼痛症,此乃表证不显。咳痰清稀,嗳吐痰涎,中阳已虚,内饮停于胸胁,故胸痞喘急。此症当以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为宜。”

果然,投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数剂咳逆平。

随后,吴荫堂又向叶永清讲解了,治疗痰饮喘咳病几个要点:

“痰饮喘促宜分内外虚实。内饮宜服小半夏汤,外感宜用小青龙汤。气阻实痰,支饮阻膈气逆,呼吸不利,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肺部实胀,气盛痰壅,目眩,脉浮大者,宜越婢加半夏汤。脾虚不运,宜六君子汤;肾气上奔,宜真武汤。呼坚苓桂术甘汤;吸短金匮肾气丸。”

叶永清深深体会到老师的淳淳教诲,确为经验之谈。

如此师徒问答,每天都在进行着。有时在诊余空闲或在傍晚,有时在面对着诊病的患者。

自师从吴荫堂接触到“回回塘医学”,叶永清就被深深地吸引,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顶礼膜拜了。如果说远距离仰望一个人能使人产生崇拜,那么,近距离相处后产生的崇拜是真正人格上的崇拜。

叶永清日后能成为浙派中医中的佼佼者,除了 医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把吴荫堂当成了自己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各位一定会认为吴荫堂医术那么高,他的医学经验早就广为流传了。其实,吴荫堂的医学经验流传并不广,由于他一生尘视名利,忙于诊务,每日求诊者盈门,唯孜孜不懈地治病,故无暇著述,只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医案。而他几个学生,像吴士元、叶永清、叶建寅等人,虽然他们医学水平都很高,但是行事却非常的低调,面对名利,都毫不在乎,这是他们高尚品德之一。

现今对很多百姓来说,吴荫堂这个名字觉得很陌生。但如果要提及兰溪清末民初的医学史,他却是一个绕不过的人物,他创立的“血证医派”,放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是麟角凤毛。如今,他的医学经验,就像封冻的冰山蛰伏着,现在还等待着大家去开发呢。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几年来,*府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吴荫堂的名字才开始被中医界人士和相关部门所熟知。

相信随着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入,吴荫堂医学经验在不久的将来能被更多的人知道,造福更多的人。

本文资料由叶永清儿子叶文启医生

和吴荫堂曾孙吴益宏提供,特此感谢!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cp/32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