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知道你爱谁当我把大白菜叫做*芽菜

  “

比之大白菜,*芽菜这个名字,无端端地添了几分柔腻,却更加贴切。

同一种蔬菜,各地叫法不同。上海人管茄子叫落苏,瓠子瓜叫夜开花,小白菜叫鸡毛菜,荸荠叫地梨……这些名字听上去都很不错,有的还藏着典故或传说,挺有意思。

我最早听说大白菜叫*芽菜,是租住在田林新村时。老公房,三户人家合用厨房,其中一户住着父女俩,女儿在读小学,父亲是爱喝酒的中年男。男人对邻居,对外人,言辞总是粗鲁的、不逊的,对女儿倒还好。我从未听他抬高嗓门跟女儿说话,温情脉脉,笑意融融,是慈父。

有一天我在厨房忙着,听到他问女儿:爸爸做个*芽菜肉丝给你吃,再炒个青菜,好不好?

那女孩儿欢天喜地地应着,我不禁好奇地回头看了看,水槽边堆着几颗青菜和半颗大白菜,大白菜是从正中纵切开的,娇*的叶片,半透明的菜梗,接近菜心的部分,颜色嫩得像刚冒出头的菜芽儿。

没错,比之大白菜,*芽菜这个名字,无端端地添了几分柔腻,却更加贴切。

舌头享受到了美味,牙齿却无用武之地,好像一个人的蛮力没有得到尽兴的发挥。

*芽菜肉丝,又叫烂糊肉丝。将*芽菜切得细细的,炒得软趴无形时,再加入爆炒过的瘦肉丝同炒。这样一盘*芽菜肉丝,清甜可口,容易消化,很多人都爱吃。

可惜,味道虽好,却不配我的胃口。

有一次去某饭店点了他家的招牌菜:开水白菜。高汤的鲜和大白菜的本鲜融和在一起,菜叶柔无筋骨,入口即化,的确很有特色。

可是,舌头享受到了美味,牙齿却无用武之地,好像一个人的蛮力没有得到尽兴的发挥,这道开水白菜,跟*芽菜肉丝一样,也没法让我喜爱。

年轻人,喜欢爽利的、有嚼头的食物,无论是开水白菜,还是*芽菜肉丝(不,烂糊肉丝),在我看来,都像病号菜,或是老人小孩吃的东西。

北方人对大白菜的感情要深一些。

我有个初中同学,父母都是北京人,据她所说,她家 吃的就是大白菜。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这样写道:“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有一次去普陀山游玩,同行者买了许多当地产的虾皮。他说虾皮和大白菜一起熬,乃 美味。他是青海人,定居上海多年,口味都变了,这道虾皮熬白菜,还是超爱。

这种时候多了,就像对一个需要经常相处却不是很欣赏的人一样,你得重新审视对方,甚至需要自审,尽量发掘对方的优点和特点,寻找愉快相处的方式方法。

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在我的观念里,买一颗大白菜放在家里,主要是为了应急。遇到刮风下雨天,懒得出门买菜时,这颗大白菜才会受到重视,或做酸辣菜梗,或用白菜叶子和肉丸一起做汤。

这种时候多了,就像对一个需要经常相处却不是很欣赏的人一样,你得重新审视对方,甚至需要自审,尽量发掘对方的优点和特点,寻找愉快相处的方式方法。

我开始习惯将大白菜称作*芽菜。

我渐渐发现,入冬以后的*芽菜,本身鲜嫩多汁,带有淡淡的甜味,不腻不糙,味觉体验有层次感,算得上精致。而我一直不喜它的软塌无力,在时间的作用下,变成了它被我喜欢的优点——我的牙齿和胃口都不如从前,而软糯吸味的*芽菜,可以让牙齿偷懒,又能满足口腹之欲。

我接受了*芽菜肉丝,接受了开水白菜,甚至喜欢上了用*芽菜做各种汤的汤底。尤其是用*芽菜做砂锅的打底菜,蛋饺、肉皮、熏鱼的滋味渗入*芽菜中,美妙绝伦。

最有意思的是,*芽菜吸味,也出味。

它的本鲜是很难被淹没的,无论与之搭配的是山珍海味,还是其他菜蔬,舀一口汤汁,它总能特别配合地与食材伙伴们做一台大戏,既不夺人风头,也不会特意低调,任人忽略。

这样一种菜,伴随我们度过严冬,不声不响,自有其精神。

谢谢您的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 的药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jz/65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