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恐龙当作主食,如今成野菜王者,大山里
导读:曾被恐龙当作主食,如今成野菜王者,大山里才有,春季错过太可惜即将过年,大鱼大肉肯定少不了,吃了这么多荤腥,肯定会感觉到腻,怎么办呢?简单,去农村的野外走一走,然后在田间地头、山野林区,挖一些新鲜的野菜回来吃,既能解决荤腥油腻,又能品尝到“春天”的气息。在春季众多野菜当中,要说哪种野菜最受欢迎,还真不好说,毕竟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有的地区喜欢吃荠菜,有的地区喜欢吃马兰头。但要说那种野菜最为独特,蕨菜必在其中,那么它蕨菜有着怎样的故事?曾被恐龙当作主食。蕨菜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很常见,这让很多人产生了一个误解,那就是蕨菜很普通,实际上蕨菜一点都不普通,绝大部分动植物在它面前就是个“小弟弟”。根据古植物化石研究发现,现代蕨类植物的祖先,被认为是距今4亿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纪末期和下泥盆纪时出现的裸蕨植物。也就是说,蕨类的产生比恐龙还要早,后来恐龙登场以后,不免沦为了植食性恐龙的主食,但恐龙灭绝之后,蕨类植物凭借着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延续至今。野菜中的王者。提到蕨,往往后面都会再跟一个“菜”字,蕨真的菜吗?不,它不菜,反而是野菜中的王者。蕨菜是水骨龙目蕨科植物,又叫拳头菜、如意菜、龙头菜。蕨菜只在大山里才有,一般生长于高山坡的阴冷地区,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分布,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的地区。作为一种野菜,蕨菜在我国入馔历史极其悠久,在《诗经·召南》成为蕨菜入菜最早的见证:“陟坡南山,言采其蕨。”除了诗经,在《尔雅》中也有记载:“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唐代诗人白居易也作有“蕨菜已作小儿拳”,宋朝诗人黄庭坚也在诗中说:“嫩芽初长小儿拳。”以上种种,都能说明蕨的历史渊源。蕨菜这种美味的野菜也不免被人们拿来研究,发现它不仅好吃,其营养价值也十分的丰富,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同时还有着提神、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们也将蕨菜称作“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这也让蕨菜在如今成为了野菜中的王者。国内外待遇大不同。蕨类植物并非我国独有,在国外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因此蕨菜在国外也有,但蕨菜在国内外的待遇却不一样。在我国和周边国家,蕨菜可谓是非常受欢迎的野菜,在我国很多老一辈的眼中,蕨菜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野菜,更多的是他们人生的一种情怀和回忆。而经常去韩餐馆的人会知道,这些韩国料理的菜单上总是少不了“拌蕨菜”、“炒蕨菜”,各种卖朝鲜小菜的摊位也总少不了蕨菜作为摊中c位。但是在欧美等国,蕨菜不仅不受欢迎,还被当成了杂草、害草,甚至还和金针菇、鸡爪、豆芽等蔬菜一起,被列入了外国人拒绝的食物名单当中,可惜可惜!蕨菜的吃法。既然是野菜,自然少不了吃法。蕨菜的吃法有2大类,一个是它春季时长出来的嫩芽可作菜吃,还有个是它的根(即蕨根)加工成食物来吃。其中关于嫩芽,在民间的吃法可谓是多种多样,有凉拌的,有清炒的,有做干菜的,还有和肉一起炒的。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贵州、云南和广西农村地区的蕨菜炒腊肉,不仅简单到了极致,还美味到了极致。(图为蕨菜炒腊肉)至于蕨根,一般都是将其处理、加工之后,打成粉,然后做成蕨根粉来吃,味道比起蕨菜嫩芽来说,也一点都不差,而且蕨根本身还是身上的药用部位,有着清热、滑肠、降气、化痰等作用,因此用蕨根加工制成的蕨根粉算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滋补食品。网络上的谣言。随着野菜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关于野菜的网络谣言也出来了,最多的就是关于蕨菜的,这些年,网上经常有蕨菜致癌的说法,那么是真的吗?假的,关于这点,早就有专家辟谣了,所谓蕨菜致癌,主要是蕨菜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因此很多认为蕨菜会致癌。(图为蕨根粉)实际上,植物在生长过程种,都会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随着生长,就会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叶类蔬菜,如菠菜、白菜、油麦菜等,都是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只不过含量多少的问题。所以若是说吃蕨菜会致癌的话,那么是不是连菠菜、白菜等叶类蔬菜都不要吃了?其实只要一次吃的量没有数十斤,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是什么东西,有好的一面,也会存在着不好的一面,只要懂得适量食用就好,相信也没谁会一次性吃数十斤蕨菜吧!蕨菜一般在3月份就开始生长了,一直持续到5月份,也就是说整个春季都会有的,而它又有着去油腻、助消化的作用,正好可以解过年期间吃大鱼大肉带来的油腻感,所以春季可不要错过了哟,若是错过了,那可就太可惜了。各位朋友,你们觉得蕨菜好吃吗?欢迎留言交流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js/403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