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火箭炮白菜化五款远火打擂台
兵工集团展出的AR-3远火系统
第12届珠海航展今天进入第二天,此次航展也是历年来规模 的一次,除了室外的静态装备展示区,仅室内展馆就增加到了10个之多。琳琅满目的海陆空各类型武器装备布置在不同展区,但总有那么几种武器在不同展馆都能看到同类型竞品。无人机、战术地对地打击系统是 代表性的两类。今天易评君和大家聊聊为啥走到哪都能看到火箭炮这个问题。
说起火箭炮就不得不提中国武器装备外销的往事,众所周知解放*长期以来一直有大陆*之称,中国的陆战武器与海空装备相比,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和外销历史。毕竟中国武器的国际客户大多是第三世界国家,解决用户的陆上需求基本就解决了一切。在地面武器里,除了中东土豪沙特先后购买过东风-3和东风-21弹道导弹以及毫米自行火炮外,其他客户大多比较务实(节俭)。对于这些非洲国家而言,能打枪就不开炮,能开炮就不用导弹,毕竟预算有限一分钱要掰成几瓣花。
“口径稍小”的SR-5火箭炮
在陆战武器里,火箭炮是一种较为 的存在,只有那些拥有大规模陆上作战需求的国家才考虑引进,例如巴基斯坦、土耳其、白俄罗斯等国。而这些国家往往只引进数量极少的成套装备,在引进部分技术后再对其升级改进。从外销出口上看,虽然中国火箭炮广泛出口,但额度较小,利润也有限。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需求就成了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
远程火箭炮成套装备卖的少的另外一原因是,这种武器买得起不一定用得起,各类型火箭弹几次齐射,成本都远远超出了武器平台本身的价格。因此,“买弹送车”成为各厂商心知肚明的一种小套路。既然送车,那怎么也得多卖点弹药不是?中国各类型火箭炮从最初的使用穿甲/破甲等面杀伤弹药发展到可远程制导的精确打击火箭弹。口径越来越大,可兼容弹药越来越多, 发展到今天的兼容战术弹道导弹、不同口径火箭弹、反舰导弹、反潜助飞火箭等等的发射系统。
这一点在此次珠海航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次航展的室内馆部分就有三款远程火箭炮,室外展区有两款。分别是中国兵工的AR-3远火系统,SR-5火箭炮,航天科工的神鹰-/BP-12垂直发射远程打击系统,航天科技的A远火系统,WS-L远程打击系统共五种,大名鼎鼎的卫士系列火箭炮此次只展示了一款。
只从名称上看,就很难将这些分布在不同展区的火箭炮完整联系在一起,更不用说同一集团不同研究所研制的不同型号火箭炮了。所有这些远程火箭炮或者更严谨的说法是地对地战术打击系统,无一例外都能兼容发射近程弹道导弹,口径从毫米到毫米不等。其中,AR系列、A系列、神鹰和卫士系列火箭炮都是成名已有的武器装备,其中一些在参加解放*自用型号选型失败后走上了专注外销的道路,目前型号已经至少发展到第三代。(型号可以判断出传承)
可垂直发射的神鹰-远火系统
中国兵工的AR-3是该系列的 发展型号,解放*现役主力远火PHL-03火箭炮的出口型号为AR-2。与自用型号讲究大规模应用,综合考虑使用成本不同,AR-3现场展示了多达4种不同口径/类型的弹药,包括火龙型毫米火箭弹、火龙型毫米火箭弹、TL-7B反舰导弹、火龙型毫米制导火箭弹。如此大口径的精确制导火箭弹,从外形和技术指标上都与传统的战术弹道导弹没有区别。旁边的兄弟型号属于口径稍小的远火,当然这个稍小仅是相对而言,因为SR-5火箭炮展出的五种弹药包括两款毫米火箭弹、一款毫米火箭弹、C-反舰导弹、神龙-型毫米末制导火箭弹......
如果说这些从面杀伤武器升级而来的远火在打击精度方面有所欠缺的话,那么以专业造导弹著称的航天科工SY-对地打击系统就属于不折不扣的走高端路线的产品了。SY-火箭炮采取八联装垂直发射,每个发射筒可容纳四枚导弹共架发射,可度全方位打击,具有射程远/公里,精度高火力密度大毁伤能力强的优点,单台发射车即可独立作战。
如果火箭弹精度仍然无法满足需求,那么BP-12A和BP-12B战术弹道导弹就能派上用场。BP-12B在A型基础上进行改进,配备多种导引头(红外或雷达),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更强,用于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以及移动缓慢的目标例如船舶等。不过由于造价昂贵,SY-从年亮相至今,尚无外销记录。
航天科技集团户外展区的A-远火
看完了专业造地面武器和导弹的两家公司展示的远火后,再来看看以造火箭和航天飞船见长的航天科技集团的远火。在室外展区,航天科技下属不同研究所研制的A-和WS-L相邻摆放。A-远火与卫士系列火箭炮一道也曾斩获出口订单。白俄罗斯曾引进A-远程火箭炮生产技术,还将其再出口。A-远火现场也展示了四种弹药,包括三种火箭弹和毫米口径的M-20短程弹道导弹。A系列火箭弹的重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发动机设计,在“必要”情况下射程可以突破国际*贸易的公里 射程限制。至于M-20导弹,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因为它不是 个,自然也不是 一个。
卫士-L垂直发射弹道导弹系统,有多少人将其误认为防空导弹
一个当然属于同属航天科技集团的WS-L远程打击系统。虽然与A-远火属于同一集团,但不同研究所同时研制类似定位的外贸武器,确实有种同台打擂的较真意味。卫士系列是国产火箭炮出口国家最多,衍生型号最广泛的明星装备。之所以只展出WS-L,是因为现场的四联装垂直发射筒极具迷惑性。由于该火箭炮与摆放在防空系统和空中装备区,远远看去很容易将其误认为是防空导弹。易评君在与卫士系列研发人员交流后得知,展出的毫米弹道导弹是该系列的 端型号,与M-20的短、粗外表相比,WS-L导弹显得更加修长。
这些“白菜化”的国产远程火箭炮已经超出了传统火箭炮的范畴,游走到了进程弹道导弹的边缘。至于为啥同时研发这么多?用卫士系列火箭炮现场研发人员的话说,就是外贸产品不怕多,客户喜欢哪个就买哪个!!!
易评天下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