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又遇见杜梅时那种伤心深夜怪话

 

◎见有人提到阿城曾在一次讲座中说:「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讲的是中国世俗和中国小说。那本书是台湾《时报》出版社的经理跟我说约一本书,我就把历次关于该话题的讲演集合在一块儿,反映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听众的水平。」这个「反映了听众的水平」很准确。

◎我不喜欢“大跌眼镜”这词。但又想不出代替它的别的说法来。我对不起我的眼镜。

◎《甜蜜蜜》、《新龙门客栈》出修复版的时候都重新配了音。可惜。我都对比着听过,实在是差点意思。真希望有个新画面+旧配音的版本出来。

◎无人等候过街的斑马线前,绿灯也会隔一段时间就按时亮起,阻拦住原本正常行驶的汽车。按理说这种设置早该也完全可以升级一下了,是不是?

◎文字写到“电影拍不出来”可能就成了。电影拍到“文字描述不了”可能就成了。

◎真正热爱赚钱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是幻想有钱。差别大么?大,像坐在沙发上看足球的普通胖子跟马拉多纳那么大。(请原谅我就知道一个马拉多纳。)

◎认识一个住我们这楼4层的大哥,整个4层我好像只认识他。我跟他叫“4层相识的人”。

◎“这个酒很阴险。”——一位作家老师在酒桌上说。

◎跟该作家老师在某小城某小饭馆并肩坐着吃了回牛肉面。我又想回90年代跟读中学的我通报一声了。

◎很多创作者把枯燥当成严肃。

◎十年前我说中国脱口秀/单口喜剧界 的问题是“没师父”。现在看来还是这样。还是没师父。很多问题就出在这儿。

◎喜剧终究是用来和解的。最近重看了一些《我爱我家》,发现那里处处都是嘲讽,但又处处都是宽容与和解。喜剧的目的,就是和解。林语堂老舍都说过这件事情。上好的幽默是悲悯的、是温厚的。

◎不能以反社会牟利。——二总说的。

◎“走三步退三步如同没走,吃一碗拉一盆儿连本儿都不够!”——这两句戏词可能是给最近这股票行情写的。

◎凌晨2点睡觉,早上6点自然醒。不知是该高兴睡眠质量不错,还是担心哪有毛病,当然也可能只是老了。

◎机器越来越厉害,那人就得更像人才行。——羊顿老师说。

◎体面是种竞争力。——羊顿老师说。

◎从小喜欢短发、飒利、爽朗的姑娘。和我一样的人,似乎不少。但我一直有个很胆怯的疑问,就是我们喜欢这样的女性是不是因为这是男性化的女性?(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没错——女性化的男性也十分迷人。)

◎瞧见一位认识的姑娘发朋友圈说嘴唇上有个小黑斑,去百度查了查,百度说是肠息肉。

◎从目前的股市情况看,我不是时间的朋友,我是时间的人质,而且看情况他马上就要撕票了。

◎睿智和弱智之间,其实有一个巧妙的结合点。

◎我和几个朋友的理财交流群,群名已经从“八卦连环涨”变成“心若在,梦就在”了。

◎很多现在忙着视频直播的博主,可能都忘了自己当年选择写字是因为长得不行。——这么刻薄的话,简直不像是这么温和的我说的。

◎读桂枝那本书,最令我震撼的就是她反倒躬身示范,告诉你一字一句的道理与来历。看过一个启功的书法讲座视频,也笑容满面地从选纸、执笔、一笔一划讲起。

◎认真教写标题可贵,空谈大道理容易。

◎琢磨了两天,琢磨出来的结论是:我认为中国孩子应该尽量多学英语、学好英语,但那个建议在学校考试中降低英文比重的,可能是有道理的,以上这两个事并不矛盾。(如果想不明白,可以试着把英语这个东西换成钢琴试试看能不能理解。如还有异议,以你为准。)

◎锦衣夜行,是很高级的炫富。“金条?门后头一堆一堆碍手不落脚的都是”差可拟之。

◎“芙蓉花,垂杨柳,满街的人儿都爱瞅……”——忽然想起这么两句歌词,想了半天才想起出处。

◎“看脸的时代”……头顶算脸吗?已经连上的肯定得算吧?

◎好看的人说“美丽是把双刃剑”太讨厌了。丑陋要是也两边都有刃多好。

◎“存在没有爱情的婚姻,就一定有没有婚姻的爱情。”——听来的。

◎“人们常把物质享受与文明混为一谈。”——纪录片旁白里听来的。

◎语言决定思想。

◎三谷是比利怀尔德的粉丝。果然一脉相承。

◎三谷幸喜说《龙凤配》看起来有点过时,但《两代情》和《爱玛姑娘》就还好。这是几年前他在日本说的,换到现在的中国,他提到的这几部恐怕都有问题。

◎如果活在一个好白菜都被猪拱的时代,那穷则别当那个白菜,达则别做那个猪。

◎组里小伙伴们送我的离职礼物是一听加多宝。赠言是配套的——“要走了是吧?那你看这个茶,多凉。”

◎前几年跟石老师一起去了趟日本,有朋友说或可安排我去拜见西田敏行老爷子一下。考虑再三,没敢去。后来想,要是有人能安排我见三谷老师,我爬也爬得到。

◎什么叫“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可能就是那些为理想受苦的人。

◎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叫“急了的吉利,不服输的李书福”。这是最近见过的最用力的谐音梗。

◎“不去看盈亏就等于没损失”还真挺有道理的。所以钱一进股市就不是你的钱了,是薛定谔的钱。

◎「对所有对我不吝赞美的人我都不吝赞美。」——家住朝阳区的耿直的郝先生说。

◎看《同学麦娜斯》,罐头终于没碰校花。可以理解,但令人遗憾。真遗憾。

◎近几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华人演员是刘冠廷。

◎买股票买基金,本来是想做财富的朋友,结果慢慢发现成了时间的人质。而且看这意思,时间这就要撕票了。

◎从小就知道蝌蚪又叫“蛤蟆咕嘟”,但最近刚恍然这个“咕嘟”,其实就是“花骨朵”的“骨朵”。蝌蚪是蛤蟆的“骨朵”。——按说以前也知道啊,可能只是蒙住了。

◎在电视上看央视春节期间的一个综艺节目,出场的每位明星都有个环节是给观众拜年,我看了半个多小时,出场的每位明星说的吉祥话里都有”发大财“、”多赚钱“。

◎看了几集wandavision。又被震撼了。老被震撼最近。

◎Wanda很像白娘子。

◎神奇的故事,也植根于基础的情感。“情感原型”可能比“故事原型”重要。

◎扮蠢就是作恶。

◎ 的事未必是 的人做出来的。

◎所以,不是非要找到 的人才开始做事情。

◎“我是一只小宝宝。”ranran说。

◎《六里庄遗事》只是一个“当代拙劣仿品”,基本无甚可观。偶有好处,亦不及前人笔下千分之一。

◎之前跟小民老二老师聊起拍照这件事。发现我俩的习惯正相反,他是选择好一个角度,然后等待所有人都走出画面再按下快门,我则往往是找好一个地方等着有人经过时再按。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还有个“开动脑筋”。

◎我不知道那些自信的父母们,他们的自信是从哪来的。我越“管教”孩子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能。我常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陷。孩子让我更加认清自己。

◎有很多时候不知道该说“别这样”还是“没事的”。

◎所谓“油腻”其实是一种疾病,学名叫“脂溢性自信”。

◎Changeisourlifeblood,stagnationourdeathknell.——DavidOgilvy

◎让一个文案给写一句张贴在厕所内的、提醒人们记得冲水的标语,足以看出其能力、水平、境界。一群人一起讨论,一起写,会更有意思。

◎刘俊杰以前常用津南方言(其实也就是静海方言)说相声,不知出自何种动机,但实在是效果不好。刘文亨也用过,似乎不多。

◎不糊弄,不卖弄。

◎电影终究是文学,或者说本质上是文学,而不只是视听。视听是电影通往文学的路径,而不是电影的意义所在。电影(谨慎一点地说是面向大众的商业电影)终究是个看故事的艺术。而不是看画儿听声儿的艺术。

◎电影是文学的,其次才是艺术的。戏曲(能说戏剧么?)先是艺术的,其次才是文学的。

◎高级、文艺、优雅,只属于中产阶级或中产阶级爱好者。

◎有些节目 的问题是毫无人味儿。这很可怕。不拿自己当人了。

◎以制度管理,以目标管理,以文化管理,这是三个不同的层级。

◎所谓「爱」,有时指向一种情感,有时指向一种关系,有时指向一种生活。很多分歧、冲突是因为没分清这几者。情感是自己的事,关系是两个人的事,生活是你和世界的事。

◎ElonMusk为什么不投点钱解决下脱发问题?你植发成功了就不管别人了?贝索斯也是。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从西西弗斯讲到精卫填海,从精卫填海讲到愚公移山,然后就突然想起一事来——如果西西弗斯每天都推一块愚公他们家门前大山上的石头到精卫要填的那片海里多好……完美。

◎林语堂的长女林如斯是 的。一个写“theimportanceofliving”出名的作家,女儿竟然是 身亡。

◎“只是输入法的输入法不是好输入法”——很多堕落,就从这样一个念头开始。

◎「酒后拍视频,基本不是人。」

◎见到一次有趣的酒醉——一位看起来完全清醒的老师在酒桌上对众人讲了一段经历,去了趟厕所回来,又重新讲了一遍。

◎褚明宇老师说有一种话叫「得道体」。就是那些”鸡贼、毫无意义、专门为了让听众有一种「恍然大悟」从而产生自己智力水平上升错觉的废话”。令人心中一惊。

◎小时候听说看绿色养眼。难怪你们炒股的人眼神这么好。

◎之前很多年里一直不太瞧得上丁度巴拉斯,最近忽然觉得他也有他的好处。

◎没有比骂街更简单、更受欢迎的了。骂谁都行,骂的范围越广泛越有效。

◎随波逐流简直是广告的使命。广告的面貌只是时代文化的倒影。

◎吴刚其实挺像克里斯托弗·沃肯。

◎瞧见一个消息标题叫”XX、XX夫妇首次合体“,再往后看,是人家两口子 次合唱了首歌。非要这么说话么咱们?

◎有些制度,在设计和推行之初,恐怕就知道是不会/不能被严格执行的。但有时这不重要。有时,制度真正的价值是,它是对文化和原则的提醒。

◎《荷花三娘子》里,书生”见金橘散满地上,追念情好,怆然感动,遽命释之“。这一地金橘,实在动人。

◎*博的危害不只是倾家荡产,*博会改变人的金钱观。今天赢10万,明天输10万,第三天又赢10万,第四天又输10万——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盈亏,但你以后再看10万以下数额的钱,比如自己一个月块钱的工资,态度会不一样的。股市,对普通人来说,也就是个下注*运气的*场而已。*徒不会安心劳作,因为金钱观已经根本不同。*徒越多,勤劳致富的就越少。安心劳作、用心创造的人就越少。

◎健康,育儿,理财——中年男性三大话题。女性的话似乎得再加个医美?

◎要是哪天我一时想不开主动驾鹤西游(这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放心)或是不幸晏驾(我也尽量不那样请大家放心),有媒体工作者翻腾我在各社交媒体上的种种痕迹、细枝末节,对公众讲述他拼凑起来的我的故事,且试图总结剖析出个原因、道理、社会规律什么的出来——我先把话撂在这儿:我X你们大爷。

◎听不懂人说话或根本不听人说话的记者大有人在。我的经验是凡采访我后写的稿都请让我看过再发表。被断章取义被歪曲被极端化,基本每次都会有。

◎有个不知道正确与否的判断:现在,我们的学校、老师,管得太多了。技术、工具也在助长这种更加精细的对于学生的时间、对于学生本人的“管理”。细想起来,这很可怕。

◎近几年,与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话题大多绕着育儿和理财转。以前不是这样的。其实不确定是时代变了,还是只是年纪大了。当然还有可以不只聊这些的朋友,比如可以在育儿理财之外聊聊文艺的那些,我很珍惜他们。

◎似乎是这样的——跟春晚上的套话、空话斗争最苦的,其实恰恰是春晚的主创人员。

◎看了某老师那篇演讲,确实想不明白怹这是要干啥,或者说,作为一个喜欢怹多年的人,我实在不明白,也舍不得明白怹这是要干啥。

◎很多自媒体不是真在做营销,他们只是营销的氛围组。

◎朋友说美国教育一直强调“你们本身就很重要了”,东亚教育理念则是“你什么都不是,除非你自己打拼出来”。我说我觉得我认为同样重要的、需要让孩子知道的理念也许是“你什么都不是,而且你 也将什么都不是,但是这没问题”。

◎不断怀疑意义、探究价值,是年老的表现。

◎看《92黑玫瑰对黑玫瑰》,那时候这种瞎胡闹的电影闹得很好玩儿啊。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是闹得不好还是观众变了?不对劲啊总觉得。没想明白。

◎写字楼里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工作人员一边巡视一边喊:“请把口罩戴好!”虽然是个原始的笨办法,但真是好使。贴个海报、放个录音、开个全员会告知提醒一下……都不如有个人喊一嗓子好使。这是营销传播里的“武功再好,一砖撂倒”。

◎“你连股票都不买,你说你爱国,谁信呢?”

◎“成就预期”。好词。

◎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做明星的。不只是运气,是能力。不是人人都能承受、能经得起亿万人的围观、打量、褒贬。

◎看一个高层管理者的采访,他说很早就发现自己有一个本事:可以把相对复杂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来,让别人听懂。早先也听另一个管理者说过: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能耐,就是能听懂别人说话。

◎“张家长李家短,三个蛤蟆五个眼”——前人的总结其实还挺准确的,确实就是这几样。

◎我总觉得有很多所谓公众话题其实根本就不配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天津所谓*汤拉面,其实就是咖喱汤底的拉面。上海一些老派牛肉面馆,也是这种汤底。口味与常见的咖喱牛肉粉丝汤类似。恐怕是天津人吃咖喱少,后来者不知何以名之,才叫成“*汤拉面”了。

◎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一些演员被冠以“女王”之类称呼特别可笑。你就是个演员而已。演员。怎么你就“女王”了?自己是干什么的自己不知道吗?怎么还当真了呢?

◎选定职业前应先选定“专业”——其实也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准确。但具体地说,选择去汽车公司还是食品公司、广告公司之前,也许更应该先想清楚你是想做一个manager、coordinator、还是creator什么的。或者说,这才是真正的”职业“。选择职业,之后才是行业。

◎你周围的人就是你的茧房。你决定他们,然后就是他们决定你。每天花大把时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zf/33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