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个死于癌症的人,就有1个是因为吃,医
赶快长按,加素食小编
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给你。
来源: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研究显示,1/3的癌症死亡与饮食有关。或许,有不少隐藏在美食中的致癌物,你刚刚吃完,或正在嘴边。
年三十的夜晚,全家齐聚一堂。一顿丰盛的年餐,可以吃上好几天。仿佛一年里所有的美食,家乡的味道,都浓缩在春节这几顿饭里了。
但沉浸在美食与热闹中的你全然不知,许多致癌物或已被你吃下了肚。
去年春节,微博上发起“晒出你的年夜饭”活动,不少网友纷纷响应
都说病从口入,癌症也一样。
牛津大学研究发现,饮食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素,30%-35%的癌症死亡与饮食有关。食材,烹饪和保存方式都可能带来舌尖上的癌症。
中国作为美食大国,同样也是癌症大国。
在中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人患癌,也许就在你我身边。
或许,有不少隐藏在美食中的致癌物,你刚刚吃完,或者马上就要入口。
先别急着害怕,不妨一起看看,这些致癌食物都有什么,又该如何预防?
全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病例数排名
年,中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2万,死亡.9万。
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且男性多发肺癌、胃癌、肝癌,女性则多为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
咸鱼:南方人通往癌症的捷径
要想弄清哪些食物致癌,就得参考下边这份全球最权威的致癌物清单,它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下属机构。
所有致癌物被分为5个等级,级别越高,对人的致癌作用就越明确:
1类致癌物:明确对人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2A类致癌物:很可能致人癌症的物质,即动物实验明确致癌作用,但对人尚不明确;
2B类致癌物:有可能致人癌症的物质,即动物和人体实验的致癌证据尚不充分;
3类致癌物:不明确是否致人癌症的物质;
4类致癌物:不大可能致癌的物质
年10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上发布的致癌物清单,便是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资料整理而成。
其中,致癌作用最为明确的,要数种1类致癌物,比如我们熟悉的 、砒霜、辐射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中式咸鱼作为唯三被点名的食品之一,赫然在列。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早在50年前,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咸鱼可能致癌了。
当时,鼻咽癌还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癌症,全球10万人里头,都未必能找出1个患者。
可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罕见癌症的发病率却是国际水平的25-40倍,而且南多北少,广东、广西和福建最为严重,甚至被称为“广东癌”。
这些地方的人,有一个共同点——特别爱吃咸鱼。
过去,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人多食咸鱼。
作为一种穷人食物,有时咸鱼就是 的配菜,咸鱼就饭的饮食方式非常普遍,不少人刚断奶时便开始食用。
每餐摄入量虽小,但几乎是顿顿都有,天天都吃,这样便将致癌的亚硝胺一起吃进体内,才导致鼻咽癌发病率如此之高。
后来,科学家发现香港青年中,90%以上的鼻咽癌患者是吃咸鱼导致的,尤其是从小就开始吃咸鱼的。
之后多份研究也支持咸鱼致癌的结论。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腌制和食用咸鱼时,都可能产生亚硝胺类物质,这是一类能造成基因突变的强致癌物,也是国际认定的1类致癌物。
动物实验显示,亚硝胺对肝、肺、胃、肾、膀胱、食管、小肠、脑和神经系统都有致癌作用,有的还有高*性。
比如复旦大学室友投*案中,杀人于无形的就是它。
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洋遭室友林森浩投*身亡,被投放在饮水机中的*物便属于亚硝胺类物质。
医学上,它主要用来人为造成实验动物肝损伤,诱发肿瘤。
对人体而言,它不仅有强致癌性,还可能因中*造成急性肝坏死,最终多器官衰竭而亡。
腌肉:北方人碗里的致癌美食
看到这,不经常吃咸鱼的北方人长舒了一口气,先别急着安心,下边要讲的这种致癌食物,你们肯定吃过。
没错,就是腌菜。
什么榨菜、酸菜、酱*瓜、辣白菜、芥菜丝、雪里红,总有一款你吃过。
很多人以为,腌菜里有很多亚 盐,能致癌,其实并不准确,因为真正有致癌作用的,还是亚硝胺。
亚 盐是致癌物亚硝胺的原料之一,起类似作用的还有 盐和二级胺。
它们在平时非常常见,蔬菜、加工肉制品和饮用水中就有,尤其是放了一段时间的“隔夜菜”和没腌透的蔬菜,亚 盐会有所增加。
这些原料的致癌性并不明确,有的甚至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但它们能在胃液和口腔细菌的影响下,在人体内合成致癌物亚硝胺,从而大大增加患癌可能。
至今,不少人都坚信“隔夜菜中亚 盐超标致癌”的说法,每年也有大量有关报道出现。
实际上,所有绿叶菜中都含有 盐,做熟后长期放置,在细菌和一些酶的作用下, 盐就会变成亚 盐,其致癌性并不明确。
但它有可能在人体内形成亚硝胺,这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调查发现,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的粮食和饮用水中,亚 盐等致癌物原料的含量都很高。
在潮汕地区,鱼露和酸菜中也检测出了上述物质,有很强的食管癌危险性。
当地食管癌患病率甚至高达1/,有些地方死亡率 可达.9/10万,并长期居高不下。
不过,正规厂家生产的腌菜酱菜一般无需担心,它们制作工艺安全,腌制时间也长,出厂时,亚 盐已所剩无几。
需要留意的恰恰是那些家庭自制和路边散卖的“三无”腌菜,*知道它们到底腌了多久。
如果只腌了不到2周,就被你就着馒头白粥吃下去,那恭喜你,患癌风险又提高了不少,因为这正是腌菜中亚 盐含量达到顶峰的时候。
北方人喜欢吃的“暴腌菜”,就属于这种。
5个肠癌死亡者就有1个中国人
过年期间,就算不吃咸鱼酱菜,谁家不熏上几条腊肉,买几根腊肠回家呢?但千万要记得,它们同样致癌。
没错,除了中式咸鱼,另一种被认定为1类致癌物的食品,就是加工肉制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食”。
热狗、培根、火腿、熏肉、香肠、酱肉、牛肉干、肉罐头、调味肉汁,包括年味十足的腊肉腊肠,都包含在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显示,每天食用50g加工肉制品,肠癌风险会增加18%。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资助的项目也称,每天食用10g加工肉制品,前列腺癌风险增加42%。
也就是说,平时吃下几片培根腊肉、几根小香肠、几块牛肉干,就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中枪。
而在结肠癌患者中,1/5可归因于食用加工肉制品或红肉。年,全球70万肠癌死亡患者中,20%是在中国。
年味十足的腊肉,也属于加工肉制品,后者于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对人体致癌作用明确的1类致癌物。
此外,一些特定的肉类烹饪方法,也会带来额外的致癌风险。
比如肉类在盐腌、烧烤、烟熏等烹饪过程中,可能形成亚硝胺和苯丙芘等致癌物。
最典型的或许要数烤肉中的苯丙芘,这是一种能够在人体内积累的1类致癌物。
它一般存在于煤炭燃烧产生的烟雾、烟气、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水中,听起来和食物似乎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在烧烤、烟熏时,木炭燃烧本身就会产生苯并芘,它们会随着烟雾升腾,粘附在食品表面。
同时,肉中的糖和脂肪在高温下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苯丙芘。
反复煎炸食品的植物油,爆炒食品,以及高温油烟中,也都有这种致癌物存在。
也就是说,熏烤肉时,致癌物是被我们连吸带吃进入体内的。
烤肉中的致癌物主要有两类,烟气和肉质表面的多环芳烃,以及炭化层中杂环胺。如果肉经过腌制,还有可能含有另一种致癌物亚硝胺。
槟榔、发霉等食物是癌症助推器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日常食品,都可能带来舌尖上的癌症。
比如没事就嚼几块的槟榔,会损伤口腔粘膜,其中的槟榔碱与口腔癌有关。
因保存方法不当而发霉的粮食(尤其是花生、玉米)和普洱茶,含有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肾癌和乳腺癌。
爸妈总让你趁热吃的热烫食物,会反复刺激和损伤食管粘膜,易引发口腔癌、咽癌和食管癌。
稍不留神,这些食物要么为癌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要么其中的致癌物被你毫无知觉地吃下了肚,心里还美滋滋的。
点击图片,查看常见食品的致癌风险,对对你中招了没?
远离癌症并不难
这也致癌,那也致癌的,到底该怎么吃才对?
看到这,或许你已经倍感焦虑,有的准备转给爹妈劝他们少吃这些食品,有的已经翻冰箱准备丢食材了。
先别急,不妨看完我们的防癌小贴士再动手也不迟。
首先,致癌物并不一定%导致癌症,关键在量的多少。
比如全球疾病负担项目曾估计,全球每年有3.4万人可能由于过量食用加工肉制品而患癌死亡。
虽然肉类致癌的风险很小,但会随着肉类使用量的增加而加大。
如果平时就注意减少致癌物的摄入量,远离风险因素,自然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
反之,如果只吃致癌风险低的食物,也不能保证你此生与癌无缘。而且,长期偏食也不利于营养均衡。
《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按预计寿命85岁计算,人一生中患癌风险高达36%,且4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上升,并在80岁达到高峰。
由于超过9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若想降低患癌风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接触强致癌物,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十分必要。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显示,只有5%-10%的癌症病例与基因缺陷有关。
其余90%-95%的癌症源于不良环境和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吸烟、感染、肥胖、酒精等,其中饮食与癌症的关系最为紧密。
在一次活动中,我有幸碰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
老先生是国内癌症方面的专家,他说自己看了一辈子癌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早已总结出一套防癌方法,我们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远离致癌因素
按时查体
慢性病及早治疗,预防癌变和癌前病变
保持身心健康
有些高血压甚至可以不吃药!
肖长江教授是湖南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委员。他是一位喜欢给患者开心灵处方和生活方式处方的心内科医生,他对很多患者都不开降压药。他的病人,往往会被要求诵读国学经典,也常被劝导多吃素食。不少患者谨遵医嘱,效果真的很好!
门诊劝导病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性格,从而摘掉高血压帽子的还有不少,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的医生是自己!
提醒:四十五岁以下高血压,有不少是可能逆转的,一定要抓紧时机改变自己生活方式啊!
吃素连续6年体检没有脂肪肝!
肖长江教授最近三年的体检化验单, 张是年的,第二张是年,第三张是年。与年比较,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尿酸均降至正常, 三酯也明显下降。指标越来越好,素食健康,拯救自身!没有吃动物,就没有胆固醇摄入,更不会有冠心病!
已经基本吃素六年,每个周一都吃素一天,连续六年体检都没有脂肪肝!
肖长江教授的健康应该是及格的,基本吃素,每天走路,学习国学,没有怨、恨、恼、怒、烦这五*。如果基本吃素,每天走路,学习国学,还得了所谓亚健康,或者心脑疾病,那就奇怪了!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冠心病!肖长江教授常常提醒大家:没有动物及其制品,就没有胆固醇。
医院的高楼大厦,多是病人吃出来的!
我国心血管疾病爆发增长,肖长江教授说我院心血管科长期病床使用率%以上,一个病房不够用,心血管二科开科了。当前,我国心脏病患者实在太多了,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作为心脏大夫,我始终认为,医院不断加床不是件好事。我的愿望始终是“天下无疾”!很多人认为,不大吃大喝,似乎枉为人世。其实作为医生,我想负责任的说:医院的高楼大厦,多是病人吃出来的!
养生秘笈:水煮大白菜防“五高”
肖长江教授有时自己做早餐,他的尿酸从降到,胆固醇从 6.9,降到4.9, 三酯从4.2降到目前2.01。白菜萝卜保平安!体重从斤降到斤左右。
建议 用生态有机大白菜,1-2分钟出锅,不要久煮,不放油盐,八成生 !五高人群可以每天早晨这样吃,不吃米粉、面条,调理一个月,一定会吃上瘾!
中国人这样吃,20-30岁就开始冠心病
心导管室影像:26岁小伙子,喜欢大鱼大肉,抽烟,喝酒,嚼槟榔,吃夜宵,熬夜,发脾气,反复发作胸闷,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85-90%)。必须安装心脏支架。
我们中国人对肉食耐受性远远不如西方人,人家西方人大鱼大肉,要60-70岁才患冠心病,而中国人这样吃,20-30岁就开始冠心病。
可见,比起相信所谓的防癌保健品,不如及早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
否则,你自认为“偶尔”的一次放纵,熬夜、暴食、酗酒、吸烟、久坐、欠练,经过长年多次的积累与放大,或许就会成为日后患癌的原因,到那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改变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END-
部份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
.中科爱心救助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