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火了胶州大白菜上了舌尖上的中国3
就在昨晚
胶州大白菜
上了《舌尖上的中国3》
小编激动不已!
这是要让胶州大白菜
彻底名扬天下啊~
胶州大白菜闪亮登场
养育胶州人的这棵菜
注定会红遍大江南北
一时间
胶州人的朋友圈全是“大白菜”
《舌尖上的中国3:合》胶州大白菜版(截取)
《舌尖上的中国3:合》完整版
沙质土壤加上胶河的甜水
共同孕育出口感鲜甜胶州白菜
在清朝时就名扬天下
在胶州有一种白菜包白菜的做法
菜帮和老叶剁馅调味
嫩叶部分上锅蒸软做皮
用白菜叶包裹白菜馅儿挂糊油煎
直至两面焦*
这是当地另一种形态的饺子
依靠着这种特殊的饺子
胶州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饥荒年
胶州大白菜俗称“胶白”、“胶菜”,具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后传入日本、朝鲜被尊称为“唐菜”。公元年,胶州大白菜在东京博览会上展出,被评为优质产品,从此名扬天下。
胶州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史籍多有记载,文人多有吟颂。
“胶州大白菜”品质优良,具有“帮嫩薄、汁乳白、味鲜美、营养好”等特点,味道清脆,淡而有味,生食清脆可口,熟食风味甘美。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克“胶州大白菜”中含有:蛋白质毫克、脂肪60毫克、淀粉毫克、糖毫克、 16.4毫克、维生素C0.毫克、胡萝卜素0.毫克、核*素0.毫克、尼克酸0.2毫克、钾毫克、钙毫克、磷26毫克。与其他地区的大白菜相比,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都有明显的高出。
北风吹过,胶河已经褪去了颜色,河畔的农田里,依然绿意盎然,这些大白菜即将走向餐桌,成为寒冷冬日里最温暖鲜美的味道。
青岛胶州大白菜研究所所长荆世新说:“胶州虽然不靠大江大河,但是胶州湾畔小河还是比较多的,胶州种白菜的区域主要在三个流域,一是胶河流域,一是洋河流域,一个是三里河流域,这三河就是胶州城的西南乡
这个土质松软沙瓤,非常适合白菜生长,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扎根扎得比较深,黑土根能长到15公分,这个能长到25公分,所以这个土质也是生长白菜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河里有水,地下水也很丰富,这里的种的青菜萝卜都好吃。”
“小雪来,出白菜”,今天是小雪,赵世国准备拿今年收获的 批白菜,做一桌白菜宴。帮薄,筋细,吃起来脆甜,胶州大白菜的名气跟它的品质有关。据说,胶州大白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白菜叫“菘菜”,而胶州大白菜,则被尊为“玉菘”。
它不仅滋养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关键是精神上对胶州人的滋养,这是不容忽视的。城门高板桥长,三里河边出菜王,寒霜降小雪藏,系个红绳上汴梁。
人文少海杂志社顾问李鲁芳说:“这里边写的什么意思呢?城门高板桥长这是我们历史的形象。三里河是我们的一个河流,最主要的白菜产区在三里河,还有胶河。
每年小雪是胶州大白菜出菜的时候,也可以说我们胶州大白菜每年的生日就是今天,就是小雪节气,系个红绳上汴梁就是他的身份。汴梁,千年古都,那时候已经是贡菜了,这是我们作为胶州子孙的骄傲。”
每年的小雪这天,当地*府都会组织一场跟白菜有关的活动,一方面是庆祝丰收,更重要的是产销对接。他们把全国的经销商都请了过来,争取在大白菜集中上市之前,找好出路。红头绳、精包装,在现场,所有的大白菜都是一个模样。
这是大白菜棵棵有身份,红绳必须带着,包括大白菜的简介必须带着。棵棵有身份,这是当地为了打造胶州大白菜这个品牌,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到棵棵有身份,胶州人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
食物所能表达的不仅仅是果腹而已
还有可能
是那熟悉而顽固的故乡味道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
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
记忆深处的故乡
速度深度温度
胶州新媒体矩阵服务百万胶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