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你花上5分钟看完这篇文章
主编局长:居家暖男一枚,自夸可以做的了“满汉全席”, 朋友圈深夜放*,对上海生活事事关心,欢迎你加入我们的情报局,跟局长一起更了解上海!
了解更多的我,请加个人
商务合作,请加
一部靠着众筹、历时5年才上映的电影纪录片《二十二》在8月14日世界第五个“慰安妇”纪念日这天上映了▼
没有明星阵容,没有声势浩大宣发,没有蜂拥而至的观众,导演更是名不经传。即使在院线上映了也只有微不足道的1%排片,似乎很快也会悄无声息地下线。
但值得说道的是上映前夕至今,电影已经先后获得冯小刚、管虎、徐峥,演员张歆艺、濮存昕、张一山、吴刚、何炅、舒淇,张静初、*、谢楠、*、*、*、韩国“慰安妇”电影《*乡》导演赵正莱等名人的推荐。
即使没有明星推荐,局长也想说一句:去看看吧!
有些人,再不说就真的来不及了。有些事,再不去铭记就真的要忘了。
这部电影的名字《二十二》,其实是个残忍的倒数:
电影《二十二》是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影片记录了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现在的生活状态。
这22位平均年龄为90岁的幸存者,就是这部纪录电影的主角,可她们之中的14人,却没能等到电影的上映。
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8。
她们都在等,等着三个字的道歉
老人们的故事平淡如水但直入人心,扣人心弦
这不是一部展现苦难和博取观众眼泪的电影,而更多的是去纪录她们现在平淡的生活,以至于电影平淡到甚至被人批评为“缺少冲突、无聊”。但是,局长看过电影之后,沉默良久,不禁落泪,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01
韦绍兰老人:无声又有力的坚强
——这世界红红火火,我还想活着继续看
老人名叫韦绍兰,她是年出生的,她的身份就是我们历史书上提及的“慰安妇”。
△韦绍兰老人,今年97岁
年日*陆*第11*包围了桂林,当年韦绍兰24岁。
有一天她背着自己1岁的女儿在山头,被日本人发现了。有一个日本兵举起了刺刀,她以为拿刀来捅她,结果那把刺刀挑断了她身上的背带。孩子掉了下来,她没有办法逃跑,之后就被押上了车,准备送往日*的据点。
那辆车一边开一边抓人,后来在路上又抓了好多中国妇女,韦绍兰说:“她不敢抬头,不敢数,也不知道他们拖了多少个。”
之后把她们运到了离新坪镇30公里以外的炮楼里面。同被抓去的女孩子有的被折磨致死,有的被杀。
在那个炮楼里,日本兵每天都会去强奸她们。韦绍兰的孩子就睡在她旁边,有时候日本兵为了不让孩子哭,还会给她一颗糖吃。
韦绍兰坐在木凳上好似平静地讲着那些过往,带着些口音,字字由苦泪砌成。
说到最难的那段日子,她捂住了眼,湿润了指腹。她说,那时被关在房里,那*子进来,就被他强奸。
过了三个月,日本兵对韦绍兰的看管稍微放松了一些。韦绍兰就趁着给日本人洗衣服的机会,跑到村头村尾去张望,寻找逃跑的路。有一天晚上,她发现那个看守的日本人在打瞌睡,她就背起女儿,从那个日本人身上慢慢地迈过去。她逃跑了。
逃跑的时候,她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她选择了那条小路,顺着路走,走到了天亮。接着走到快天黑的时候,还是没有到新坪。她看见一户人家,里边有个老奶奶。老奶奶给了她一些稻草,她就跟孩子缩在这个稻草里,度过了离开日本*据点的 晚。
告别了这个老人家,韦绍兰顺着路一直走,走到天黑,终于回到了自己家里。
当时她看见自己的丈夫在那儿吃饭,丈夫看见她就说:“你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回来呢。”韦绍兰当时听见这句话就哭了。
反而是她的婆婆劝她说:“先给阿妹煮点粥吃,吃完了给她洗个澡。”她的丈夫恨她、骂她,说她出去学坏。
婆婆说她不是学坏的,她是在山头被日本人拉走的。
人是活着回来了,可噩梦才刚刚开始:
因为营养不良,她的那个女儿就死掉了。
噩梦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又过了一个月,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怀的是日本人的孩子。
她当时 ,喝农药,后来被她的邻居把命给救回来。
婆婆还是劝她说:“死什么,留着这条命。不管他是男孩女孩都得生下来,万一以后你没有生育能力怎么办。”
年,也就是日本人投降那一年,她生下了日本人的孩子,取名罗善学。
多年来,罗善学一直生活在人们歧视和欺辱之下,村里的小孩都叫他日本人。电影中罗善学说,他从小在村里就受到了异样眼光的看待,到现在都没有结婚。
以前有人帮他说媒,说了几个都没成。后来终于有一个女孩愿意嫁给他,但是对方母亲极力阻止,所以到现在他还是一个老光棍。
这个土房子就是她的家,里边空空荡荡的,只有桌子椅子这些简单的家具。如今韦绍兰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
韦绍兰现在 的生活来源就是低保,一个月90块钱,每3个月到镇上去领一次。对此老人家没有太多怨言,她总是说:我买一次菜要用5块钱,买什么呢?买白菜啊,白菜便宜。钱够用就行了,多就多用点,少就少用点。
电影中导演问韦绍兰和罗善学同样的一个问题,大概意思就是你们对将来怎么看?
罗善学说:如果有一天生病了,连一个给他端杯水的人都没有,到时候他就喝农药死掉就完了。
而韦绍兰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流出这条命来看。”
天上要下雨了,她会自言自语:
天上下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
自流眼泪自抹干。
从她的嘴里念出来,仿佛在说她自己的一生。
拍摄《二十二》结束时,正是春节期间,导演郭柯离开韦绍兰老人的家,给她留下元的生活费。可是道别时,她把他叫进房里,拿出四个红包,分别装着元钱。“回去给你们父母买糖吃。”
生活从来没有善待过她,但这样的韦绍兰老人让所有人动容.
02
毛银梅老人:乡音已改鬓毛催
——一首《阿里郎》唱哭所有人
毛银梅老人,原名朴车顺,韩裔。
十几岁的时候日本人告诉她,在中国有一个袜子厂,可以去那儿打工挣钱,她就跟着那个日本人从韩国来到了中国的武汉。到了武汉以后,她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是什么袜子厂,是一个慰安所,里边有很多的日本人。
这个慰安所的遗址,现在还在。这个地方叫积庆里,在武汉市区。红色瓦面的区域就是当年的慰安所,现在里边住的是居民,有的房间其实还遗留着当年的那些痕迹。
△湖北积庆里,现存规模 最完整的慰安所遗址
朴车顺后来从这个慰安所里逃了出来,然后嫁给了当地的一个农民。后来她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叫毛银梅。她说:“姓毛是因为她很喜欢毛主席,叫银梅是因为她的丈夫喜欢白色的梅花。”他们夫妻感情很好,毛银梅再也没有回过韩国,但是她也没有生育能力了。
后来,他们抱养了一个女孩。她的丈夫在20多年前去世了,毛银梅就跟着自己的养女一直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已经不会说韩文了,湖北话倒是说的很溜。时至今日,毛银梅老人还会用日语说“欢迎光临”“请进”“请坐”,这些都是在慰安所被强迫说过无数次的话。
那段悲惨的经历,她很少对人说起,就连养女也是在韩国志愿者到家里拜访后,才略有耳闻。
当地的人也开始议论,说毛银梅老人是日本人,韩国人,养女说:“别人说她是日本人、韩国人。我管她是哪里人,她把我拉扯大,我应该照顾她报答她。”
她现在还会唱起她小时候的韩语歌。她的桌子上摆了一个录音机和两盒磁带,磁带里边全是韩语歌曲,这些也都是韩国志愿者送给她的。志愿者说如果老人思念家乡的话,可以看看地图,听听这些歌。她唱起《桔梗谣》和《阿里郎》,好像在这歌声里,她才能找回对童年和亲人的依稀记忆。
其实韩国人也曾经试图把毛银梅老人接回韩国,但是老人拒绝了他们。她说现在回到家乡也没有亲人了,在中国,女儿对她很好,晚辈们也非常孝顺,她说她要留在中国。
年1月18号,毛银梅老人去世了,子女把她跟她的丈夫葬在了一起。
03
李爱连老人:两次被抓进慰安所
——切身之痛难忆起
山西的李爱连老人接受采访时,她会询问导演:门关好了吗?仿佛只有在关严的屋子里她才敢打开心门。
那一天,李爱连老人说,被日本*子抓去时,她只有18岁,先被饿了三天三夜,后来有人丢给她一堆大葱,她一口气吃了8根,胃从此坏掉了。
年迈的她喜欢喂院子里的野猫,喂猫是老人每天生活中的大事,儿媳妇说她把吃的尽给村子里大大小小的野猫,都不给自己留着。一到饭点,野猫们就准时凑到这里。老人瞄了一眼野猫的肚子,跟儿媳妇说这猫要生了。
李爱连老人,从来不愿向人诉说。之前记者、志愿者问她,她就随意糊弄。她非常不愿意打开那段封存的记忆,可是一旦打开,切身之痛就会再袭心头。
04
林爱兰老人:荣誉勋章比命重
——一个刚烈的抗日女英雄。
这位老人叫林爱兰,海南人,年出生,当地人都叫她阿环。林爱兰老人具有双重身份,年的时候,也就是她14岁那一年,她参加了共产*领导的琼崖纵队,成为了红色娘子*中的一员。
后来她跑到日本那个部队的内部,去偷出子弹给我们的部队。作战期间用枪打死了两个日本人,*府还因此奖励了她两个纪念章。
次见到林爱兰老人在养老院里,她当时在那儿已经住了三年多了。老人 次见到导演之后,就从衣服兜里掏出了那两枚纪念章给他们看。这是昔日战斗过的荣光,所以她格外珍惜。这两个代表着功勋和荣耀的纪念章她看得比命都重要。
年的时候,林爱兰被抓到了加来一个日本据点,在那里她失去了生育能力,右腿残疾,因为当年被关进慰安所后,继续反抗,被挑断了腿筋。。后来她不能走路,每天坐在一张椅子上面,只能依靠双手支撑着椅子慢慢地挪动。
林爱兰老人一辈子也没有结婚,到了快70岁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女孩,取名林宝香。阿香后来嫁人了,生了孩子,没有时间去照顾她,把她送到了当地的一个养老院。
林爱兰老人的性格非常刚强,眼神也很锐利。她的房间里放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刀,有菜刀,有水果刀,还有镰刀。
△这把就是她的镰刀
问老人这把镰刀拿来做什么?她说:“我们这儿有很多小偷,晚上他们要进来偷我东西,我就拿镰刀砍他们。”
年12月23号,林爱兰去世了。墓碑上面写的是“抗日女战士林爱兰女士之墓”。老人生前最珍爱的两枚纪念章,一枚随她入土,一枚捐给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生命在一点一滴地流逝。
电影的拍摄,就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这些生老病死,是她们无从回避的现实境遇。
她们有的随养女生活,还算安享晚年。
有的老人独居,趁着身体硬朗还能勉强自理。
如同所有这个年纪的老人一样,他们的生活也都是细碎的柴米油盐。
很多影评人说这部电影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只能说勉强及格。不是不做深度的挖掘。电影拍摄的期间,经常中断拍摄。只是因为提起这段历史,就是重新揭开他们的伤疤。
导演郭柯也说
《二十二》想讲的不是
“曾经人们如何死去”
而是
“后来人们怎么活下来了”
老人们的每一天过得都很简单:起床、吃饭、洗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有时候会跟乡亲们聊会天,更多时候则是沉默。等太阳下山了,他们就把椅子搬回屋子,吃饭、睡觉……普通得就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老奶奶。
在老人们身上,相比那段珍贵的历史,活着才是更大的主题。伤痛不是老人生活里的 位,你不可能把伤痛永远摆在最前面,要不然每天都会生活在痛苦之中。
看完电影,你会喜欢上这些可爱纯粹的老人。对她们来说,历史已经翻篇,更重要的是好好地活在当下。
有人说很欣慰看到“慰安妇”幸存者能有这么高的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涓嵂鍥藉唴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