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窝纪事菜园飘香

 

鲤鱼窝家家有菜园,勤快的人家,菜园打理得好一些。懒惰的人家,菜园荒芜得多一些。

村庄里,菜园比树林多,一圈一圈的,一条一条的,一块一块的,只要有下脚的空地,就有人用泥巴垛成墙,墙上插着斜插着栅栏,交织成田字格,让鸡飞不进,猪拱不到。种植粮食的田地属于公家的,在自留地、宅基地上圈一处菜地是自家的。

不管是穷日子,还是富日子,人民公社下的农民,都是共产的。只有通过自家菜园,方能分出贫富来。勤快的人家,摘两个茄子,扎一捆豆角去集市上卖,换回一块肉,他家的生活就会有滋有味;割一茬韭菜,剥一筐毛豆去城里一趟,换回一丈粗布,他家的衣服就会五颜六色。

一般是年迈的老人是不到生产队里干活的,他们会在家里打理菜园。那菜园就像老奶奶的针线活,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谁家的菜园种植的好,我们就爱去他家玩。在他家屋里玩,又跑到院子里玩,然后就爬在泥巴墙外面,望着菜园,流着口水。时而也会有嘴甜的孩子对菜园里的老奶奶说,“奶奶啊,你家*瓜长得真好看!”这个时候里面的奶奶就故作生气的样子,“哪是我家的*瓜长得好啊,我看八成是小猫猫的嘴巴又馋了吧!”老奶奶会说的我们哈哈大笑。不过,不管是哪家的奶奶,都会摘一箩筐*瓜,管我们吃个够儿。

鲤鱼窝的菜园比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丰富得多啊。不仅仅有蟋蟀的叫声,也有各种菜花飘香。

我们也喜欢听奶奶讲与菜园有关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七月七的晚上,牛郎织女要在鹊桥相会。奶奶们说,如果爬在丝瓜秧下面,嘴咬着丝瓜秧的根,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说什么。还真有一年,我刚刚学过《牛郎织女》那篇课文,苦等大半年,等到了七月七。那天晚上一般都是漆黑一片,我跑到邻居奶奶家的菜地里,趴在地上,咬着丝瓜秧的根,使劲把耳朵靠近丝瓜秧,除了蚊子的嗡嗡声,我什么也没有听到。邻居奶奶知道后哈哈大笑,我还弄了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村里也有吝啬的奶奶,一旦有小孩子围她家的菜园。她就拿着棍,故意撵泥巴墙上乱飞的鸡,嘴里还唠叨着,“打死你个馋猫!”大一点的孩子就能听明白,吝啬奶奶是驱赶我们呢。也有孩子故意逗她,“奶奶,你撵的不是猫,是鸡!”老奶奶更恼怒了,端一盆洗脸水,泼撒在院子里,我们打个趔趄逃出了她家院门。晚上一群孩子疯玩累了,也玩饿了,就有人提议专门去她家菜园里打牙祭去。先是一个孩子潜进去,蹲在*瓜架下;再有一个孩子潜进去,蹲在茄子地里;连二连三的孩子都进去,也不管三 十一,边吃边践踏边祸害。第二天一早,就听见那老奶奶的大嗓门满村咒骂,“谁家的猪祸害俺家菜园啦?”估计全村人都知道,是这一群野孩子在报复她的吝啬呢。

我家的孩子是老实的,也是管教很严的。不得允许,是从来不会采摘菜园里的果实的。哪怕是自家的园子。

我家菜园在村庄外的一个水圩子里面。不管春夏秋冬,都要赤脚过一个水坝,才能到达菜园。夏季沟塘水蓄得多,水深的时候,到齐腰的位置。小孩需要爬在妈妈的背上,才能进去菜园;春秋两季,沟塘水浅,大人穿胶鞋,就能进入菜园。冬季好一些,要么沟塘结冰,要么沟塘放水清淤,那水坝自然就裸露出来。因为有水坝,菜园里的菜和瓜果,总能安安稳稳地长到成熟。

母亲是种菜的能手,她总能把再小的菜园,分割成若干功能部分。一块韭菜地、一块青菜地、一块辣椒地、一块葱蒜地,农家要吃的菜,样样尽有。母亲还不忘在菜地间隙,摘一颗瓜秧,悉心照料它成长。等结瓜的时候,还不忘拿一片大叶子盖在瓜上面。菜地的四周,其他人家都是篱笆间隔,母亲喜欢通过栽甜庶束来自然分割。甜庶束一种青色的甘蔗。外皮很薄,但很锋利,一不留神,就会割破皮肤。甜庶束的内絮并没有多少水分,仅仅一种甜味,就让我们心醉不已。

水圩子里面的菜园,也分各家各户。没人看管,但也无人侵扰。可能是跟村庄隔开,孩子们不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村外的菜园子里。否则,再不主贵的瓜果,哪能逃得了这帮野孩子们的手掌啊。尤其在夏季,水果飘香的季节,各家菜园里都会一样稀罕的宝贝,我们也仅仅是好奇地看看。每天下午母亲会带着我们去菜园里面浇水,菜园距离水沿很近,浇水的时候往往,往往哥哥站在水塘边,我站在中间,母亲站在菜地里,我们就是这样传递着水,把菜园浇得透透的。母亲往往会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们会觉得玩得很开心。

菜园是个小环境,家家户户就一小块。偶尔遇上一块在打理菜园,邻里之间,就会亲热地很,头对头地喃喃细语,说说菜苗、说说收成,说说孩子,说说家长,那是人与人之间最和谐的距离。没有上下级关系,也没有贫富之分,是缘于蔬菜的生长,却也是种种人生的感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哲学,每个人也有每个人愿意倾诉的哲学思想。一菜一地,往往就给了劳动人民表达的机会。

菜园在自家门口的,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的菜园一般距离水塘都很远,浇菜需要一桶一桶地从很远的沟塘跳过来。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其中“热爱劳动”这一项,我们队里的孩子都会写帮助村里的王奶奶挑水浇菜园。老师总是会嘲笑我们说,你们队里的王奶奶菜园有多大啊!老师的一声吼,红遍半个班级同学的耳根。

后来生活渐渐好了,可以去集市上买豆腐、买鸡鸭鱼肉,吃菜也不仅仅依赖菜园了。村外的菜园就光栽种可以过冬的大白菜。家里盖起了小洋楼,拉起了很大的一个院落。院落的一边被父母们开辟成菜园。里面也仅仅是葱、姜、蒜、辣椒等佐料性的蔬菜,怎么吃也吃不完。常常是一样没有吃完,另一样又将长成。母亲就把长成熟的蔬菜送给邻居,送给城里的亲戚们。

父母年纪大了,种菜打理也很费功夫。我就跟他们说,多买菜,少种菜。每次回去看望他们,都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园里剔草、施肥、分苗、剪枝、去叶,老人的生活,的确不需要太多的菜园,但菜园已经成为他们鲤鱼窝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gx/5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