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跟身边的人诉苦,因为没有人真
何所欢,两性情感心理学写作者,写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识。
《晋书.惠帝记》中有个“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帝尝在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及天下祸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既然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粮食吃,那为什么不吃肉呢?
这是晋惠帝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别人或许不记得晋惠帝一生中的事件,但只需要“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就能记住这个人。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一段话:
“家里有车的,可以出去跑出租;家里有空闲房子的,可以租出去,这些都是一笔收入。”
一个人最大的善举是什么?
是不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是不要以自己看似睿智的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别人考虑生活。
有句话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难,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经历那样的事情,就不要轻易给对方建议。
-01不要跟他人诉苦,等待你的是“不被理解”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经历了她人生中最不幸的一天。
跟丈夫感情出现了危机,在丈夫的手机里看到丈夫背叛婚姻的证据;
到公司上班,桌子上却摆着被公司辞退的信函;
下班回家的路上,开车走神,不小心撞到了别人的车;
回到家里,发现没带家里的钥匙,给丈夫打电话,却被告知公司聚餐,让她去朋友家坐坐。
女生浑浑噩噩地去朋友家,跟朋友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她希望得到朋友的关心,安慰,哪怕是一个拥抱。
但等来的,却是朋友不痛不痒的一句:“别那么悲观,你这都是小事,我经历过比你更惨的事情都熬过来了。”
就这一句话,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就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无论是你的父母,爱人,朋友,都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当你悲伤的时候,大家不会来安慰你,反而认为你矫情,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就难过。
当你大笑时,大家不懂你的喜悦,反而觉得你吵闹。
当你跟身边的人诉苦时,被人并不理解你,而是将你的苦难,当成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到最后你会明白:
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面对;人生的路,还是你一个人在走。
能遇到一个跟你合拍,懂你情绪的人,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02没有经历他人的生活,不要对他人指指点点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真没想到,这么便宜的菜也有人吃。”
“全职太太有什么好啊,你为什么还要做全职太太?”
“你怎么买这么便宜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看。”
这让我想到了屠格涅夫在《白菜汤》里面写下的故事:
农家的妇人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村子里最好的工人。
然而,儿子不幸运地丢掉了生命。
地主家的太太就去妇人家看望她。
结果,太太发现妇人正在喝着白菜汤。
然后太太做出吃惊和愤怒的样子说道:“你真令我吃惊,你的儿子没了,难道你就不难过吗?”
妇人说:“儿子没了,我的日子完了,但是汤不应该糟蹋,因为里面有盐啊。”
太太没有说什么,而是无所谓地走掉了。
当你想要对他人议论指点的时候,你要想到一件事: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你如此优渥的生活。
你眼中毫不在意的饭菜,或许是别人一天的食物;你购物时不含糊的几千几万,或许是别人一年的生活费。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生活,就不要随意评价。
没有经历他人的苦难,就不要随便给出你的建议。
你只需要保持沉默,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这让我想到了某综艺节目:
演员们的真人秀,去体验底层人的生活和工作。
他可以随意地舍弃工作,想干就干,想走就走;但是,底层人却无法这样做。
因为他走掉了,一天的工资就没了,而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还有一家人要养活。
当真是何不食肉糜。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认为别人都应该像他一样活着。
“既然你没钱,为什么不把房子租出去呢?”
“既然你有车,为什么不去跑出租赚钱呢?”
这样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我们只不过是站在局外人的姿态,看待他人的生活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