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淘好价千元DIY一台性能强劲的unR

 

大家好,我是晓飞影!

前段时间鼓捣了几台DIYNAS,一直没时间分享,现在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DIY有乐趣,也有痛苦,所以大家当个参考,仔细考虑自己的需求再决定是否入坑。

之前写过一篇我的NAS经历,想当年玩的人真的太少,现在这个圈子其实也不算主流,但是比起以前的环境好了很多了。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视频创作的崛起,比图文的素材存储容量需求高了几个量级,很多创作者都不得不接触NAS,还有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让更多的人学会,再探索更多的玩法,这就是互联网的精神所在——分享的乐趣!

这次DIY的硬件也参考了

阿文菌的经历,节约了选择困难症的时间,不过还是有一些区别,而幸运的是,我淘的价格也比他低了好多,所以大家参考即可。二手淘垃圾也有一个方法,就是耐心蹲好价,所以收集起来花了我一周的时间。

装机过程

这是当时东西都集齐的时候拍的一张全家福,虽然主板翻车了,后面换了一个,下面的几个固态都是用很划算的价格买到的,不一定用上,先屯着了,硬盘方面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

其实NAS的机箱选择不算多,蜗牛星际当初的设计简直就是为NAS设计的,不过ITX主板装机的过程不太好受,而且价格贵,扩展少也是遗憾。Tt开拓者M3这款机箱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体型适中,MATX主板的选择就特别多了,都可以选原生的6SATA接口。这款机箱的主人保护的特别好,侧板还贴了膜,基本算是99新,连原包装都有。本来60包邮拿下,因为搭车把电源散热都一起收了,所以机箱只要40元。

按键在机箱顶部,所以这个机箱按道理放桌子下方是最合适的。不过作为NAS机箱来使用的话,除了开机键,这些接口可能我都不会用到,就无所谓了。这款机箱的最大优点是散热部分特别多,顶部也有散热空间,尽管有一层滤网隔开,我对平时的灰尘问题还是有一点担心,我一般是把NAS机箱放在客厅的开放环境。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家里买个小机柜,放在机柜里就不怕灰尘了。

正面的蜂巢金属网很漂亮,而且是烤漆材质,我比较反感塑料的钢琴烤漆材质,容易磨花手感也不好,但是换在金属上面就没有缺点了,摸着也很舒服。

开始找了一圈不知道怎么拆这个面板,硬掰也没掰下来,后来还专门咨询客服,说必须用力从下方掰开,最后还真是大力出奇迹,是真的要很大力,感觉要掰坏那种。

前面板里还隔了一层海绵,进风口的灰尘防范还是比较到位的。

拆掉面板的机箱正面,蜂巢散热孔的面积非常大,此处就可以安装两个12cm风扇或者三个更小尺寸的风扇。

作为一款小机箱,内部的空间规划的还是蛮大的,背板也预留了许多空间用于背后走线,但是一分钱一分货,中间这个背板是真的薄,左右按压都能感受到鼓动,不知道装上大尺寸显卡牢固性如何,还好我作为NAS使用壁挂不打算装显卡,右下角是2个3.5寸硬盘槽空间。

此处两个硬盘槽采用快取设计,在背板上还留有2个2.5寸硬盘的螺丝孔,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装主板之前就装好2.5寸硬盘,不然就没办法拧螺丝了。

这个快取硬盘托架也是免螺丝设计的,比威联通那种简单点,直接两侧掰一下就可以固定进去,也算人性化了。

背面四个PCI-E扩充槽位给足,选主板的余地大了很多。

上方还有一个蜂巢散热部分,也可以安装12cm风扇,总共五个风扇位,我觉得装三个就足够了,而且做NAS不太想用RGB。

机箱底部下置电源设计,让重心偏低,保持机箱稳定,底部电源散热也没有问题。

这个主板也是照阿文菌的推荐,价格也不错,华擎ZmPro4的接口和扩展都是充足的,该有的都有,双M2也方便装缓存,只是没想到我会翻车。

其实现在的主板越来越多2.5G网口的了,如果再选择NAS主板,我可能也会比较推荐2.5G网口,与wifi6路由器会比较搭。

铜皇W的电源也是打包三件套一起出的,几乎是全新,其实我认为W用来装一台NAS有点性能过剩了,不过更好的电源确实也能做到日常待机功耗更低,实测比我其他NAS的1U电源表现要好很多,更省电。

唯一的缺点可能是非模组线材设计,有很多不需要的线,在这个小机箱里,如果要扩展硬盘柜,留给走线的空间其实也比较紧张,后期也是各种找空隙塞。

散热器是特别熟悉的玄冰,无论是价钱还是散热表现都红极一时,也包括「滴血认清」的梗。

其实这是我买的第二款玄冰,5年前自己第一次装机就是用它来压i7-k,在装的过程中就见血了,这次因为卖家和主机打包卖,我也没别的选择,想着都是熟练工了,结果这次又熟练的见血了……

I的表现比G5确实好很多,主要是核显提高为UHD,而且性能也足够折腾了,散片特别多,但是价格不好砍,元收了两片也算好价了,需要耐心。

超频三12cm蓝光风扇两个也是打包卖的,便宜是便宜,但是做NAS我基本不需要光,好在蓝色比较低调,也无所谓,就放前面板进风了。先马12cm无光风扇是之前9元包邮屯的,不贵,静音,想着以后有用,这就用上了,用于机箱尾部出风。

这几个硬盘内存主要是遇到历史低价屯的,装机只用到了铠侠RCG,不得不说真香,弈Pro8G内存纯粹是支持一波国货,自己之前还是屯了一些内存条,比如金泰克4G都是白菜价,NAS对内存的要求也不用很高。

最后就是启动U盘了,基本8GUSB2.0以上的都可以胜任unRaid,我在咸鱼20元屯了不少CZGUSB3.0的U盘,家里也没有更小的U盘了。

硬盘笼有这种5盘位的也很便宜,可以装载3个3.5寸+2个2.5寸硬盘,侧面的1T机械硬盘只是演示一下,主要是安装2个西部数据的8T拆机盘,也服役很久了。

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这种8T硬盘可以直接在蜗牛星际识别,但是自己装机却识别不了,就是因为企业硬盘3.3V供电原因,蜗牛因为有背板所以不要紧,如果直接SATA线连接的话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识别问题:1.用胶布屏蔽硬盘3.3V针脚,2.用D型4针转SATA的线接电源D口给硬盘供电,我选择了后者。

比起蜗牛星际,这款机箱装起来不要太轻松了,超频三风扇的螺丝似乎没给我,不过看到这个前面板,解决办法立刻就有了,就是万金油扎带,3mm的特别好用,绑起来也特别稳固了。

然后就翻车了,整机点不亮,为此我把蜗牛星际搬过来,主板电源一一测试,基本可以肯定是华擎ZmPro4的主板稳定,所以咸鱼淘硬件肯定还是有风险的。好在卖家立刻答应退货,并承担了我的退货运费……看来卖家心里也是有数,看似我没损失,但是损失了时间,和开机一瞬间的快乐啊……

一切都装好,就差主板,本来是可以蹲好价的,但是这情况也没心情等了,当天就在咸鱼逛同城淘主板,勉强合适的找到了一个华硕PRIMEBM-A大师系列主板,的价格还是全新的,还等什么,立刻开车去自提了。

同样也是双M2插槽,就是少了一个PCI-E插槽,好处是支持原生6SATA接口,对于unRaid来说扩展硬盘很方便了。

背面接口也比较齐全,千兆LAN口是NAS标配,MATX主板的好处就是可以额外扩展千兆网卡和万兆网卡,不过明年开始组NAS估计会有很便宜的B系列可以捡,2.5G网口会比万兆网口更快普及。

全新的主板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先通电再装机,一次点亮,这期间我脚下就没一处清净的地方。

开机后用米家插座测试了一下,2个8T硬盘+2个Nvme固态硬盘运行功耗36W左右,功耗控制的还不错,甚至比之前我那台G5变种蜗牛星际好很多。

先用PE安装了win10做了一次娱乐测试,分数还不错,当个PC用也是足够了,然后就立刻换系统装unRaid了。

其中还有个花絮,后来还到了元抢到的枭鲸16G和酷兽16GDDR4内存条,分别上机做了测试,利用unRaid系统内的Memtest86+做内存条检测,酷兽的居然翻车了,扫出一堆坏块,如果不扫描也许就继续用不知道了,但毕竟是隐患。

好在酷兽立刻给我换新了,枭鲸的就没有翻车。最后我还是用4G的金泰克上机了,因为太便宜了,16G的打算后面用于别的机型。

总结

关于unRaid之前安装过多次,已经很熟练了,说起来安装真的要比windows、黑群晖装系统的简单太多了,也尝试了6.8.2快乐版,现在已经出到6.8.3了,不过这个系统真的是做的不错,尽管是全英文的,其实关键使用部分也不多,英文很容易识别,unRaid有许多部分其实比威联通和群晖的系统都要方便,也有不令人疑惑的地方,这其中我踩了不少坑,也是查阅各种攻略资料,对这个系统是又爱又恨。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硬盘扩展方便,甚至能移除硬盘,也只是损失部分资料而不是全丢,再就是硬盘休眠也特别简单,所以是最适合上多个硬盘的。据说6.9版本会加入中文语言可选,到时候我就打算买一套正版支持一下了,毕竟大家都呼吁群晖和威联通能单独销售销售一下系统,而这个unRaid是真的在卖系统了,对硬件的要求极低。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zyy0512.com/bchq/36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