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东坡肉99的人去台北故宫都用错
今天是我们陪伴你的第19天
无论是网上的旅游攻略,
还是台湾当地的导游,
都会告诉你,去台北故宫,
三大“镇馆之宝”一定不能错过:
一菜
“翠玉白菜”
一肉
“东坡肉形石”
一锅
“毛公鼎”
其中前两样还单独开辟了展柜,
陈列在显眼的位置,
围在四周的游客也是最多的。
游客在台北故宫围观翠玉白菜澎湃新闻图
年翠玉白菜曾到日本展出,
单是看这颗白菜,
岛国人民就要排队4小时以上!
日本读卖新闻图
这么看起来真的很热门诶,
不愧是“镇馆之宝”吼!(自动台湾腔)
然鹅,
台北故宫按照台湾“文化部”规定,
将文物分成三级:
国宝、重要文物、一般文物。
上面所说的三宝,除了毛公鼎属于国宝,
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均只是“重要文物”,
比国宝要低一个level!
而许许多多的国宝,
就在你寻找白菜的路上
被自动忽略而过了。
假如你去台北故宫,
排着长长长长的队伍,
穿过拥挤的人潮,
只为了在“重要文物”面前打卡,
而错过了真正 的“国宝”,
那才真是亏大了诶!
这些国宝呢,主要是
蒋介石集团撤退到台湾时搬走的,
年底到年初,
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
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
外交部等机构的文物和档案
分三批被运到了台湾。
故宫总共被搬走了箱文物,
包括陶瓷器及书画箱,
图书箱,宫中文书档案箱。
西周晚期散盘
年9月20日,台北故宫成立,
从原北平故宫、中央博物院搬运的
历代古文物及艺术品
均由台北故宫保管和展示。
台北故宫的强项在于相当完整地
收集了各朝代的古文物及艺术品,
特别是宋代书画和陶瓷器,
由于宋朝是中华文明繁盛的顶峰,
在当时有限的时间及空间,
故宫的专业人员把宋代的收藏品
作为主要运输对象。
宋赵佶诗帖
(向右滑动图片欣赏)
然鹅,
这些最 的“国宝”总是被雪藏,
年代久远的珍宝,
不易保存,又脆弱易损,
就像身体不好的老爷爷老奶奶,
平常不轻易出门见客。
按照规定,
国宝级文物一次只能展一个月左右,
展出之后得回到库房休养三年,
才能再次被呈现在世人面前。
爷爷奶奶级的国宝书画,
随便挑几件都来头不小
▼
“书圣”王羲之精摹本《快雪时晴帖》,
乾隆专门设“三希堂”小屋收藏,
数度盖印题字,不是一般的痴迷。
▼
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颜真卿《祭侄文稿》
(向右滑动图片欣赏)
▼
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苏东坡《寒食帖》
(向右滑动图片欣赏)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被称为“画中兰亭”的
*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向右滑动图片欣赏)
▼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脑洞突破天际的文创周边
灵感源头《宫乐图》
台北故宫周边坠马髻颈枕
↓
▼
徐悲鸿说她是故宫 国宝、
耶鲁大学教授称“改变了我的人生”的
范宽《溪山行旅图》
▼
李公麟、赵孟頫都在学他,
唐代最会画马的韩幹的《牧马图》
国宝们大多数都锁在仓库里,
也只有在院庆的时候,
才会有那么一小部分
集体展出来短暂亮相,
然后又匆匆回到库房休息好几年。
北京故宫9月的千里江山图、
赵孟頫书画等精品特展刚刚开幕,
相应的,台北故宫也拿出了家底,
即将展出45件书画菁华,
其中国宝级文物就占了34件,
难得组团出来亮相,
错过了这些精品中的精品,
就算看次翠玉白菜
也弥补不了辣么大的遗憾!
除了书画, 的宋代汝窑,
也是台北故宫藏品的一大特色。
当时汝窑匠人为了迎合皇室的需求,
直接用玛瑙做釉,
烧出来的瓷器颜色
青翠华滋,温润如玉。
全球有据可查的汝窑瓷器不足七十件,
台北故宫就藏有21件,
是全世界收藏汝窑最多的博物馆。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无纹汝窑瓷器传世稀少,仅此一件,
是精品中的精品,
这件水仙盆色泽温润素雅,整体无开片,
正是那种“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清新之美。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局部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莲花式温碗也是一件孤品,
碗呈十瓣莲花,整件器物厚度均匀,
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
风格淡雅素净。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局部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也有一件类似的莲花式温碗。
这只碗口沿为九瓣,
香灰色釉,釉色青中泛绿,
但可惜外表破损,
上面是修复后的样子,
品相明显没有台北故宫的完好。
台北故宫21件汝窑瓷
并不会全部同时亮相,
在中国历代陶瓷常设展中
有少量汝窑展出,
是比白菜更加不可错过的神品。
所以,说了这么长
怎样才是去台北故宫的正确姿势?
翠玉白菜、肉形石并非顶底国宝,可以去看,但不建议当作整个行程的重点。
如果在今年10-12月去台北故宫,一定、 、千万不能错过包含34件国宝的书画菁华特展。
台北故宫是全世界收藏汝窑最多的博物馆,虽然没有全部展出,但陶瓷常设展的藏品值得一看。
撰写排版
tantan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艺萃原创
转载请联系客服
-看看北京故宫在干什么-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